兩高明確沒收違法所得適用罪名 介紹賄賂等犯罪在列
2017-01-05 12:26: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趙舒文 |
分享到:
|
中新網北京1月5日電(記者張尼)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司法解釋,對違法所得沒收程序適用罪名范圍做了明確解釋。新司法解釋隱瞞境外存款、介紹賄賂等 5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適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沒收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相關內容并回答記者提問。 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對于貪污賄賂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緝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規定應當追繳其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那么,哪些罪名適用違法所得的沒收程序? 今次兩高發布的《規定》第一條就對《刑事訴訟法》關于違法所得沒收程序適用罪名范圍做了明確解釋,將《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貪污賄賂、恐怖活動犯罪等案件確定為五類犯罪案件: 第一類以占有型、挪用型貪污等犯罪為主,具體包括貪污、挪用公款、巨額財產來源不明、隱瞞境外存款、私分國有資產、私分罰沒財物等犯罪。 第二類賄賂類犯罪,具體包括受賄、單位受賄、利用影響力受賄、行賄、對有影響力的人行賄、對單位行賄、介紹賄賂、單位行賄等犯罪。 第三類恐怖活動犯罪,具體包括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幫助恐怖活動,準備實施恐怖活動,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利用極端主義破壞法律實施,強制穿戴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服飾、標志,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犯罪案件。 第四類是洗錢罪及其上游犯罪,具體包括危害國家安全、走私、洗錢、金融詐騙、黑社會性質的組織、毒品犯罪案件。 第五類是兩類新型特殊詐騙犯罪,即電信詐騙、網絡詐騙案件。 另外,上述《規定》還明確了“違法所得”認定的三種情形: 一是通過實施犯罪直接或者間接產生、獲得的任何財產,應當認定為“違法所得”; 二是違法所得已經部分或者全部轉變、轉化為其他財產的,轉變、轉化后的財產應當視為“違法所得”; 三是來自違法所得轉變、轉化后的財產收益,或者與來自違法所得相混合財產中違法所得相應部分的收益,應當視為“違法所得”。 據了解,上述司法解釋將于2017年1月5日起施行。(完) |
相關閱讀:
- [ 12-29]“兩高”司法解釋明確18種“嚴重污染環境”情形
- [ 12-26]兩高: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違法排污將被從重處罰
- [ 12-21]兩高:電信詐騙致人死亡將從重處罰|盤點2016便民措施:你覺得生活更方便了嗎
- [ 12-21]兩高:電信詐騙致人死亡或精神失常將從重處罰
- [ 11-08]兩高:法官、檢察官因重大過失致案件錯誤或被懲戒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