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等介紹《關于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占補平衡的意見》
2017-01-24 16:35:00??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陳曦 陳曦 |
分享到:
|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曹衛星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 孫宇攝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 曹衛星】 我覺得你提的這個問題很重要。耕地占補平衡政策是工業化、城鎮化建設占用耕地的補救措施,據我們統計,1999-2005年期間,全國建設占用耕地5928萬畝,同時我們補充了耕地6929萬畝,有效地彌補了各類建設占用耕地造成的損失。與此同時,占補平衡政策對節約集約用地有一種倒逼的效果,全國年均建設占用耕地的規模從1985-1996年的750萬畝左右下降到1999-2015年間的350萬畝左右,倒逼效果是非常顯著的,所以說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繼續堅持占補平衡政策,不僅可以及時補救建設占用耕地的糧食生產能力的影響,同時還可以增強耕地保護意識,倒逼節約高效用地,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當然,我們也很清醒地意識到,經過多年的開發利用,咱們國家的后備耕地資源也在逐步減少,特別是有一些耕地資源比較匱乏的省份,落實占補平衡政策遇到了一些現實的問題,與中央要求的占補平衡要數量、質量都到位還有差距。因此,我們要下力氣改進和優化占補平衡管理,為此這次的《意見》就按照“控占用、調方式、算大帳、差別化”的思路,提出了改進和規范占補平衡管理新的政策措施。“控占用”,就是要減少新增建設占用耕地規模,從源頭上來減輕占補平衡的壓力。“調方式”,就是要轉變補充耕地的方式,盡量減少未利用地的開發,著力通過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來落實補充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算大賬”,就是要從單純強調項目掛鉤算細賬,轉向兼顧區域平衡上算大賬,更好地落實地方政府的耕地保護責任。“差別化”,就是要充分考慮區域差異和項目差異,實事求是地解決占補平衡的困難,構建“縣域平衡為主,省域調劑為輔,國家統籌為補充”這樣一種占補平衡的新格局。 《意見》還特別強調,必須堅持“占優補優”的原則,通過嚴格的監管、考核,來實現補充耕地與占用耕地的數量質量相當,更好地實現保護耕地與保障發展的協調統一。謝謝。 【鳳凰衛視記者】 想繼續上一個問題,《意見》當中明確指出要國家適度統籌占補平衡的問題,這是不是說明確了跨省的占補平衡可以解禁了,下一步會有怎樣的措施會推進這樣的工作?尤其是東部沿海一些城市對這個需求是比較大的,會有怎樣一些細節上的措施?謝謝。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 曹衛星】 《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個別省、直轄市確因土地后備資源匱乏,新增建設用地后,新開墾耕地的數量不足以補償所占用耕地的數量的,必須報經國務院批準減免本行政區域內開墾耕地的數量,進行易地開墾。”《意見》明確提出探索補充耕地國家統籌,是對法律規定的細化落實,是在當前后備資源不足、占地需求與后備資源空間不匹配情況下,解決部分省份、部分國家重點項目占補平衡難題的改革舉措。 根據我們對各省(區、市)耕地后備資源和占補平衡的實現程度評估情況看,“十三五”期間全國整體可以做到占補平衡,絕大多數省份可以在省域內做到占補平衡。但個別后備資源嚴重匱乏省份,完全在省域內落實占補平衡確實存在困難。在這種情況下,為確保全國耕地數量不減少,同時,保障重大建設用地需求,根據耕地后備資源狀況,需要實施補充耕地國家適度統籌。 在實施補充耕地國家統籌過程中,我們將按照《意見》確立的原則、要求,嚴格程序、規范運作。一是嚴格限定統籌范圍。以資源稟賦為依據,實事求是,科學評估論證,嚴格控制納入國家統籌的省份和重大建設項目類型。二是嚴控統籌規模。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堅持省域內平衡為主,控制補充耕地國家統籌的規模。三是發揮利益杠桿調節作用。分地區、分類型制定國家統籌補充耕地費用標準。通過收繳國家統籌補充耕地費用,在承擔補充耕地任務的省份集中投入資金,統籌用于補充耕地和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四是嚴格監督規范管理。明確補充耕地國家統籌要求,規范報批程序,嚴格監管,落實考核獎懲措施。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具體的管理辦法,確保這項措施落實,實現改革預期目標。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探索資源匱乏省份補充耕地國家統籌,是實事求是解決資源匱乏省份保障發展需求,落實補充耕地實際困難的應對之策,不是對耕地占補平衡制度松綁,也不是放松管理要求。我們認為,通過界定范圍、嚴控規模、嚴格監督,完全可以確保補充耕地落到實處,牢牢守住全國耕地保護紅線,來實現保護耕地與保障發展的協調統一。謝謝。 【農民日報記者】 請問余欣榮副部長,農業部在耕地質量建設方面有什么打算,還有哪些具體的措施?謝謝。 【農業部副部長 余欣榮】 感謝記者先生提了很好的問題。耕地質量的補充,特別是進一步加快在保護耕地面積,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的同時,把耕地質量切實保護好,這是中央的重大決策要求。對這些措施,我們將采取一系列務實措施,一是要進一步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努力達到藏糧于地這個要求,這個問題前面我已經作了詳細的闡述。二是要推動科技創新,重點是支持種業技術的創新。 主要是開展三大行動,1.農產品產地保護。2.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重點是推廣精準施肥減量、有機肥的替代減量、新型肥料的應用減量和新型主體的示范帶動減量。力爭到2020年化肥的使用量實現零增長。在這里報告一下近兩年,也就是2014、2015、2016年的情況,通過實施以上措施,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16年化肥快速增長勢頭得到了遏制,已經降到了一位數以下。3、農藥使用量的“零增長”行動,主要實行綠色防控減量、統防統治減量,高效藥械替代減量。力爭到2020年全國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 三是要實施好三項試點,1.東北黑土地的保護試點。2015年以來,每年國家安排5億資金在東北的4省(區)、17個縣(市)開展黑土地的保護利用試點,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對湖南的重金屬污染耕地的治理修復,國家給予了積極的支持,地方政府也高度重視。從2015年開始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在長株潭地區的19個縣推進鎘低積累品種篩選推廣,實施耕地質量的提升與重金屬污染的修復行動,取得了明顯進展。去年下半年,有關專家按照科學流程進行嚴格檢測,土壤的重金屬污染程度已經有了比較好的改善。3.實施耕地輪作休耕制度的試點,前面我已經作了介紹,這項工作今年還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可喜的是,中央的試點決策已經得到了基層廣大干部、群眾的熱烈擁護和響應,積極性很高,大家都認為,輪作休耕既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農耕文化的優良措施,在今天新形勢下的弘揚,同時也是落實中央提出的“綠色發展”的一個有效行動,是功在當代、利在長遠的一件大事。 四是加強耕地質量的監測。我們正在創新一系列的技術手段,實現耕地修復、改善全過程監控。謝謝。 【經濟日報社記者】 請問在《意見》里面提出,當前的耕地保護激勵約束機制尚不健全,剛剛姜部長也提出,激勵約束機制下一步將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我想請問,當前的不完善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另外,下一步具體將采取哪些措施完善它?謝謝。 【國土資源部部長 姜大明】 耕地保護關系國計民生,在耕地的保護中,激勵約束機制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激勵約束機制的建立,一方面需要通過行政的辦法,同時又要通過法律的辦法,另一方面得有經濟手段。剛才您講到現在還都不完善,確實存在這個問題。行政的手段主要是要強化地方政府的耕地保護責任,層層落實到鄉鎮、落實到村集體。《意見》要求加強對地方政府履行耕地保護責任的檢查考核,考核結果作為領導干部的實績考核。現在制定自然資源考核的辦法里面,耕地保護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而且強調耕地保護要黨政同責,黨委政府得一起做這件事。我們剛才講了,要建立一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共同責任機制。從這方面要把各級政府行政力量用好。 第二,要運用法律手段。現在土地管理法和其他法規,已經有將近20年沒有修改了,要把現在改革試點中的成果充實到里面去,進一步把法治化工作做好。 第三,要建立經濟激勵機制。我們提出要整合相關資金,建立耕地保護的獎補機制。在《意見》中提出,要整合中央和地方各級涉農資金,對承擔耕地保護任務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進行獎補。據我們了解,像浙江、江蘇都把這件事情做起來了,我們希望各個省份都互相學習借鑒,從自己的實際出發,把補償機制、獎補機制建立起來。同時,剛才曹部長業介紹,要規范市、縣之間,包括少數的省與省之間的補充耕地的利益調節機制,讓真正保護耕地的地方或者是耕地增加的地方“不吃虧”,同時讓保護耕地的集體和農民能夠“得實惠”。 在這里,我們還注意做好利益調節在扶貧攻堅中的作用,國土資源部堅決落實中央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部署,在這里面土地政策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像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即通過復墾,耕地增加了,節約出來的指標也可以作為占補平衡指標,貧困地區可以在全省內使用,這對于扶貧搬遷、對于農民發展脫貧產業會起到重要的資金支持作用。我們現在了解的情況,這個政策用得好的地方,像河北省的阜平縣,一年通過土地政策有20億以上的財政資金收入,他自己的財政收入只有不到3個億,對打贏脫貧攻堅戰能夠發揮重要作用。現在通過這個政策,我們有將近1/3的省在試行,已經產生的經濟效益是200多個億。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主持人 胡凱紅】 今天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所有部長,謝謝各位記者朋友。在這里也給各位拜個早年,咱們節后再見。 |
相關閱讀:
- [ 09-30]國土資源部掛牌督辦的8起案件調查處理情況
- [ 01-13]國土資源部:庫存嚴重三四線城市或暫停供地
- [ 07-06]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 趙龍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
- [ 06-13]國土資源部:中國油氣資源潛力大 穩油增氣有基礎
- [ 05-08]國土資源部:建設用地總量將被有效控制
- [ 04-20]國土資源部門著手應對“宅地到期”問題
- [ 04-14]國土資源部印發《國土資源“十三五”規劃綱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