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近期已發布《江西省“十三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其中提到“加大對濕地的保護與修復”,實施濕地恢復與綜合治理工程1.8萬公頃。如何修復濕地?記者采訪了我省鄱陽湖研究機構的專家,為讀者釋疑。 修復面積 180平方公里 近年來,大量中生性植物(陸生植物)侵入鄱陽湖高灘地,造成湖區水生植物優勢種改變,濕地生態狀況退化。陸生植物對水的要求不像濕地植物那么高,它們侵占湖盆內15米以上的高灘地,形成以狗牙根、牛鞭草等為優勢種的草甸;同時,以苔草群落為代表的沼澤植被面積不斷增加,水生植被逐漸萎縮,造成鄱陽湖區生態變化,嚴重影響湖泊物質循環、污染物轉化、承載生物多樣性的功能。 記者從江西省發改委獲悉,我省將實施鄱陽湖濕地生態修復工程,實施濕地恢復與綜合治理工程1.8萬公頃(相當于180平方公里),開展農區濕地可持續利用示范6000公頃。 180平方公里是什么概念?大約比南昌經開區面積略大——南昌經開區為158平方公里。 修復方式 主要是植被修復 濕地修復主要是植被修復,并由植被修復帶動動物和微生物的修復。江西省科學院鄱陽湖研究中心姚忠博士說:“對已變成農田的濕地修復,退出的田地如果破壞嚴重的,需要人工干預。首先耕地的圍堤要清除,耕地上被鏟除的濕地植被也要重新栽種。” 姚忠近年一直和我省多個國家級、省級保護區聯系,他認為鄱陽縣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很值得借鑒。 無獨有偶,《江西省“十三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也提到著力推進鄱陽湖流域濕地恢復保護,鞏固退田還湖、還澤、還灘成果,實施鄱陽湖退田還湖區域(圩區)恢復濕地植被,支持有條件的濕地建設國家濕地公園,建立濕地動態監測體系和基礎數據平臺,擴大濕地生態補償范圍。 修復作用 調節南昌等城市氣候 一般人提到濕地,都會以為修復濕地只是讓候鳥得到更多繁衍生息的地塊而已。“這么理解太狹隘了,修復濕地遠不止讓候鳥等動物增加繁衍生息地那么簡單。”姚忠說。 修復濕地不僅是讓候鳥擁有更多覓食地,其更大意義在于保護生物多樣性和調節小氣候。姚忠說,夏季,由郊區進入城區,可以很明顯感受“城市熱島”。修復濕地,讓鄱陽湖濕地的水分通過蒸發成為水蒸氣,能增加空氣中水汽含量,在有降水天氣過程時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圍地區,有利于保持當地的濕度和降水量,改變包括南昌在內的城市局部小氣候。“簡單地說,鄱陽湖濕地(修復)利于雨量的增加。”姚忠說。 |
相關閱讀:
- [ 02-23]【治國理政新實踐·貴州篇】貴州:2020年實現森林、草地等重點領域生態保護補償全覆蓋
- [ 02-23]【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網絡備耕”春來早
- [ 02-23]【治國理政新實踐·重慶篇】重慶單軌:從“不可能”到“全球行”
- [ 02-23]【治國理政新實踐·黑龍江篇】冰雪產業讓黑龍江“貓冬”變“忙冬”
- [ 02-22]習近平治國理政方略為何“圈粉”無數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