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訪:中國能源綠色轉型具有全球意義——訪世界經濟論壇能源工業專家埃斯彭·梅爾赫姆 新華社日內瓦3月23日電 專訪:中國能源綠色轉型具有全球意義——訪世界經濟論壇能源工業專家埃斯彭·梅爾赫姆 新華社記者凌馨 在世界經濟論壇任職的能源工業專家埃斯彭·梅爾赫姆23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已經走上能源消費綠色轉型之路,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中國轉型具有全球意義。 世界經濟論壇近日發布《2017年全球能源架構績效指數報告》,從能源獲取安全性、經濟促進力和環境可持續性三個維度對全球127個經濟體的能源架構與供應能力進行了評估和排名。中國位列能源架構績效指數榜單第95名。 作為報告撰寫人之一,梅爾赫姆認為,雖然此次中國排名與前幾年基本持平,位居后段,但其能源架構實際上正在發生巨大變化。他強調,中國通過數個“五年計劃”著手實施的能源改革引人注目,部分改革成果已經顯現,但由于涉及整個能源體系的改革耗時較長,因此不會馬上引起指數變化,其影響力需更長時間才能完全展現。 根據中國國家能源局今年年初發布的《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及《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中國能源消費除了進行總量控制外,還要實現結構優化,目標是將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5%以上,同時將煤炭消費比重降低到58%以下。 “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可再生和清潔能源的比重正在不斷增加,”梅爾赫姆說,一方面,中國針對空氣污染問題實施了一系列低碳政策,比如倡導建設全國統一的碳市場,實施碳排放總量和能源消費總量雙控機制等;另一方面,中國也在加強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力度。 “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所進行的投資,幾乎相當于其他所有國家投資的總和,”梅爾赫姆說。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報告,2015年中國可再生能源投資額為1029億美元,在世界總投資額中占36%,高居世界第一。 中國在能源轉型中實施的大規模投資,除了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外,還集中在對能源領域新技術的研發。梅爾赫姆說,中國已經逐漸占據全球能源技術發展的領先位置,并開始為其他國家和全球能源轉型作出貢獻。 他表示,中國不僅積極參與國際技術合作,響應諸如巴黎氣候大會啟動的“創新使命”倡議,還主動將自己的技術創新成果如碳捕獲與利用、能源儲存技術等供應給全球市場。 “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中國的能源轉型之路對全球來說意義重大,”梅爾赫姆評價說。 |
相關閱讀:
- [ 09-09]北約,轉型之路困難重重
- [ 08-24]日本擬向第四次產業革命轉型 重點發展人工智能
- [ 06-22]特朗普要轉型 炒掉競選“軍師”
- [ 06-16]美媒:中國富人轉型低調消費 運動名品成新寵
- [ 06-08]沙特擬以經濟轉型擺脫石油依賴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