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專家:歐盟各國和“一帶一路”合作空間大
2017-04-26 19:44:41?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責任編輯:陳虹虹 陳暉 |
分享到:
|
人民網斯德哥爾摩4月26日電 (記者李玫憶、梁冬梅)“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于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這是2017年我國重要主場外交活動。28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已確認與會,參會代表將達1200多人。 在論壇召開前夕,人民網專訪了瑞典安全及區域合作問題專家施萬通,談他對“一帶一路”及中歐合作前景的看法。 作為瑞典安全和發展政策研究所所長,施萬通對“一帶一路”非常關注,并發表過多篇有關的文章。過去幾年,他曾經參加過25個與“一帶一路”有關的論壇,并發表看法。 歐盟尚未充分挖掘“一帶一路”的潛力 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過去三年多時間,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支持,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合作協議。 施萬通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將從根本上改變全球地緣政治和經濟結構,顯示目前全球權力重心正開始向亞洲轉移。 在他看來,與中國充分挖掘“一帶一路”發展潛力不同,歐盟國家由于市場分割,并未完全發揮和充分挖掘“一帶一路”的發展潛力。他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更加深入,歐盟則受制于國家眾多等因素而缺乏統一的戰略。 施萬通建議,歐盟若能將其大中亞地區戰略與“一帶一路”戰略對接起來,將會發揮穩定歐洲經濟和區域的重要作用。 機遇與挑戰并存 目前,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達到500多億美元。施萬通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無疑將為所涉各國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但它同樣面臨挑戰。最大的挑戰是沿途所經過的一些國家存在的有組織犯罪和恐怖主義。 施萬通曾提出,歐盟和中國應該加強在中亞地區尤其是阿富汗的安全合作。 在他看來,一些國家出現極端組織的原因之一就是弱勢政府,因此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一個地區性甚至全球性的組織來幫助應對。 “正因如此,歐盟和中國及其它組織應該合作來解決這些問題。”在他看來,如果在此問題上合作得好,“一帶一路”經濟帶的貿易、市場及能源資源領域的發展前景將會充分發揮。 除了恐怖主義挑戰,“一帶一路”的推廣還會遇到諸如難民問題、環境問題在內的其它挑戰。 北歐與中國可加深對話 “一帶一路”中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是指通過俄羅斯和中亞國家走向波羅的海沿線,而作為歐盟成員國的北歐各國也是重要組成部分。 施萬通擔任所長的瑞典安全和發展政策研究所,曾在2016年11月發布了一份中國-北歐關系報告,其中便提到中國與北歐在“一帶一路”上的合作前景。該報告認為,相比中國與北歐各國雙邊關系發展,中國對發展聯合的北歐關系更感興趣。 目前北歐與中國經濟關系是最有成效的領域,但一些合作空間尚未充分開發,北歐在創新、創業、福利與城市治理方法的投入可供中國借鑒;但同時,中國在項目開發、新興市場和投資方面則給北歐提供了巨大機遇。 在施萬通看來,中國和歐盟各國的關系,包括與北歐的關系,都可以積極深化,并可以制定相應的短中長期規劃。以北歐為例,短期來說,中國-北歐應致力于為更深入的合作建立基礎;中期而言,雙方應建立連貫機制,以指導、聯通相關政策;長期而言,中國-北歐可以成為對話和國際協調的中心。 |
相關閱讀:
- [ 04-26]中企海外并購回歸理性 “一帶一路”成投資新引擎
- [ 04-26]【獨家】“一帶一路”如何推進?習總書記為你支招
- [ 04-26]新的開天辟地:“一帶一路”建設
- [ 04-26]在華留學生眼中的“一帶一路”:春風播新綠 絲路花雨濃
- [ 04-26]中俄文化交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升溫
- [ 04-25]“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官方網站正式上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