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練攤”生意好 為何選擇這117個村作為旅游扶貧重點村?廣東省旅游局副局長梅其潔告訴記者:“扶貧必須有精準度。要解決錢和政策用在誰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樣等問題。我們先期組織了資源普查,從資源價值、市場距離、基礎設施等方面對2277個貧困村發展旅游的可行性進行了綜合評估后選定。” 廣東省旅游局著手對旅游扶貧重點村開展培訓,“洗腦”之后,村干部有了發展旅游的眼光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最重要的是讓貧困戶積極參與進來。 安慶圍糧倉前廣場,幾十個遮陽篷和售賣臺搭得整整齊齊,潘志明花了幾萬元免費給村民弄了個露天集市,希望村民“熱熱鬧鬧掙點零花錢”。游客多的時候,村民把自己房前屋后的土特產拿過來一擺,一個周末下來掙幾百塊錢是小意思。村里90多歲的老人馮伯和60多歲的兒子相依為命,過去生活很困難,現在一到周末就來“練攤”,高興得嘴都合不攏。 一些貧困戶和村民被景區聘為固定員工,每月工資2500元,其他村民忙時做零工,每天工資也有100元。不拿救濟,靠自己雙手吃飯,大家干勁兒很足。 如何讓村里的貧困戶有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廣東省旅游局扶貧資金出資,安慶村有勞動力的18戶貧困戶出力,成立精準扶貧合作社,與潘志明的藍天旅游專業合作社合作,獲得景區門票收益凈利潤的20%分成,用于貧困戶脫貧及保障需要。 這種培養鄉村自身造血功能的思路貫穿在實施旅游扶貧的全過程,不是讓農民簡單地通過出租土地等資源獲益,而是注重產業幫扶與項目合作開發,堅持讓農民成為鄉村旅游產業的參與主體與受益主體。 同樣在云浮市中村,18戶貧困戶以合作社形式加入村淡水觀賞魚養殖項目。養殖場內設置特色生態養殖科普基地吸引游客,貧困戶長期受益。 廣東省旅游局透露,在過去15年,廣東省財政投入20億元,全省引進各類項目1000多個,撬動上百倍社會資金投入。2016年,引進投資額超千萬元的旅游扶貧項目20個、總投資140多億元。 設計師進村搞規劃 和過去搞鄉村旅游不一樣,安慶村這一次搞鄉村旅游,規劃先行。 廣東省旅游局開展旅游規劃扶貧公益行動,組織37個規劃單位幫扶全省59個國家旅游扶貧試點村編制規劃。 設計師對安慶村包括安慶圍在內的14個村小組連片統一規劃,各村功能各異。村黨委書記老溫天天跟著設計師調研,久而久之對鄉村旅游設計有了自己的見解,在四鄰八鄉得了一個外號叫“溫設計”。 “下一步我干啥?”這是潘志明見到張旭軍最愛提的問題。在張旭軍和設計師的熏陶下,他知道花田建成并不是項目的終結,只是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效果爭取村民的信心,只有長遠的規劃才能持續發展。 粵北南雄的臨潭村農民想搞旅游,全村自發集資600多萬元,一拍腦袋,硬要造個圍龍屋!但圍龍屋根本不是當地風格。來自廣東省政府辦公廳的扶貧干部王文標趕緊請來規劃專家和村民談。幾番討論調研,村民猛醒,自家的村莊就在古驛道,毗鄰國家4A景區珠璣古巷,圍繞古驛道打造旅游產品才是上策。這個想法與南雄市正在規劃的南粵古驛道旅游圈不謀而合。 實施旅游扶貧15年,搞旅游賺錢在廣東鄉村已經是婦孺皆知。但是這一次,廣東旅游扶貧注重規劃先行,統籌資金、市場、管理、技術和各項利農政策合力發展。 依托濃郁的鄉村特色,科學編制鄉村旅游扶貧規劃;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綜合政策資金,解決鄉村旅游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生活污水治理、“廁所革命”在鄉村迅速展開;旅游廁所、游客咨詢服務中心、停車場、衛生站等“八小工程”加緊建設,提升旅游接待條件。同時,通過開展廣東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示范點評定,提供發展樣板。 安慶圍爭取到清遠市美麗鄉村建設資金100多萬元,一下子解決了村里的基礎設施——污水處理系統、村前小公園、旅游公廁、停車場建好了,種植綠化樹、安裝路燈、魚塘改造等工程完成。村容村貌一下子改善,去年成功創建清遠市美麗鄉村示范村,村民自豪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 《 人民日報 》( 2017年04月28日 13 版) |
相關閱讀:
- [ 04-12]打好脫貧“翻身仗”
- [ 04-04][治國理政新實踐重慶篇]重慶脫貧攻堅進行時—— 為了一雙雙渴望幸福的眼睛
- [ 03-22]從“笆子房”到“安心房”——新華社記者夜宿沙漠腹地脫貧村
- [ 03-16]河北確定10個深度貧困縣、206個深度貧困村 整合資源力量實施攻堅突破
- [ 03-08]鞏固扶貧成果 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重慶脫貧攻堅迎來收官戰
- [ 03-07]【治國理政新實踐·重慶篇】一個貧困村的“蝶變”
- [ 02-22]四川眉山286個貧困村"摘帽" 最高可獲獎10萬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