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二賣”糾紛不認“先來后到” 法官建議在買房時應注意選好房源 盡量購買產權明晰不存在過戶障礙的房屋 近年來,隨著房價不斷上漲,在經濟利益驅使下,賣房人“一房二賣”現象時有發生,由此引發的案件也不斷增多。近日江西一名男子便將一套40萬的指標房一房多賣,騙了13人近500萬房款。日前,北京二中院對“一房二賣”案件進行了通報,法官建議在買房時應注意選好房源,盡量購買產權明晰、符合上市交易條件、不存在過戶障礙的房屋,并注意審查房屋狀況,遵守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 房屋價格上漲致 “一房二賣”頻發 賣房人將同一套房屋賣給多個不同的買房人被稱作“一房數賣”,其中,“一房二賣”是“一房數賣”的最典型情況。 二中院調研了自2014年以來審理的此類案件發現,在這類糾紛中,涉案房屋多為二手房,95%以上的“一房二賣”案件是二手房交易引發的,這里面既有商品房,也有各種房改房、回遷安置房等特殊類型房屋,甚至還有不符合上市條件的經濟適用房等。 對于“一房二賣”案件的原因,法官認為,房屋價格上漲是主要原因。部分案例中,短時間內房屋成交價格前后可能相差幾十甚至上百萬元,在一起案件中甚至前手成交價格為40萬元,后手成交價格達到235萬元,相差數倍。在這種情況下,賣房人極易產生“房子賣早了”的后悔心理和“房子賣虧了”的不平衡心理,從而導致“一房二賣”。此外,二手房交易周期較長、房屋因各種原因遲遲不能過戶等因素也容易導致“一房二賣”出現。 賣房人毀約手段 可謂“五花八門” 二中院調研發現,在這類案件中,先買房的人是賣房人的主要違約對象,案件的原告幾乎全是先買房人,賣房人后出售房屋的價格往往顯著高于先前出賣房屋的價格,有的甚至高出數百萬。此外,賣房人與后買房人簽訂合同后,往往在極短時間內就迅速將房屋過戶給后買房人。 二中院法官表示,在這類案件中,法院一般會認定后買房人對賣房人“一房二賣”不知情,但不知情不必然等同于沒有過失。比如,在部分案例中,在房屋已經被先買房人先行占有的情況下,后買房人沒有實際查看房屋就與賣房人簽約,或者明知道房屋被其他人占有使用卻不詢問和查證,因自己的疏忽而沒有能發現房屋實際早有買主,在這種情況下,法院會認定后買房人沒有盡到合理審慎的注意義務,存在一定過失。 據二中院法官介紹,從近年來審理的“一房二賣”案件可以看出,賣房人毀約手段“五花八門”,有的采取先將房屋更名到子女名下,再以子女名義“一房二賣”;有的慫恿配偶等共有人以不同意賣房為由,起訴自己和買房人主張買賣合同無效,以達到違約目的;有的甚至串通熟人虛構交易辦理過戶,然后假借新房主名義逼迫已經占有房屋的先買房人返還房屋。 “一房二賣”糾紛 沒有“先來后到”說 那么,在“一房二賣”糾紛中,房子是不是一定會判給先買房人呢? 根據二中院法官介紹,在具體審判中,法院既有把房屋判給先買房人的,也有把房屋判給后買房人的,并非單純根據“先來后到”的合同簽訂順序確定房屋的歸屬。 根據最高法院、北京市高院相關規定,“一房二賣”糾紛物權保護順位規則為:已經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辦理登記的買受人權利優先;都沒有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但已交付房屋的,實際合法占有房屋的買受人權利優先;既沒有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也沒有交付房屋的,應當綜合實際支付購房款等合同的履行情況、合同訂立先后等因素,公平合理予以確定;后買房人在簽訂合同時,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房屋已被其他人購買而惡意辦理登記的,權利不得優先于先買房人。(李鐵柱)
|
相關閱讀:
- [ 04-27]中國經濟開局怎么看(權威訪談)——專訪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
- [ 04-25]兩部委啟房地產供給側改革 土地供應迎分類調控節奏
- [ 04-24]供需多維度發力調控 專家預計年內房價穩中下滑
- [ 04-20]多省會房價調控政策頻升級 京滬同比漲幅持續回落
- [ 04-19]熱點城市房價走穩靠什么?新一輪調控見成效
- [ 04-19]一二線熱點城市樓市漸入降溫通道 地方調控或持續加碼
- [ 04-14]張高麗就設立雄安新區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
- [ 04-14]房價攀升、房租上漲 “深漂族”如何能在深圳安居?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