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5月22日電(記者 林小春)中國研究人員22日說,受人體組織自修復過程啟發,他們研制出一種自修復復合水凝膠,具有潛在生物醫學應用價值。 這項由中國東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教授趙遠錦課題組完成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水凝膠材料由于其獨特的柔軟性及保水功能被廣泛用于生物傳感、組織工程等方面;但這種材料在生物醫學領域也面臨應用局限,由于組成穩定、結構單一,它還無法實現自修復功能。 趙遠錦課題組提出了構建三維交聯網格復合凝膠體系的方法來解決這一難題。他們首先將無自修復功能的水凝膠做成三維有序多孔結構,然后將另外一種有自修復功能的水凝膠灌注到多孔結構內部,這種方法獲得的復合材料就具有自修復功能,“完全斷開的材料都可以被修復”。 趙遠錦告訴新華社記者,這項工作的主要創新點是復合結構的設計,“這種設計可以賦予很多非自修復的水凝膠自修復功能,有點類似于植物的嫁接、器官的移植等”。 他強調說,這項研究所選用的兩種水凝膠都不是他們研制的,但是將非自修復凝膠與自修復凝膠復合在一起來構建新型自修復凝膠的設想,是他們最先提出的。 研究顯示,這種復合水凝膠在自修復前后都表現出了較好的生物相容性,表明了其潛在的生物醫學價值。另外,由于具有有序微結構等特征,這種復合材料可以構建出三維的結構色圖案,用于藝術品、光波導、防偽等領域。 |
相關閱讀:
- [ 04-01]中國科學家研發“全天候”發電的太陽能電池
- [ 03-17]中國科學家利用酵母菌實時在線監測PM2.5毒性
- [ 02-06]中國科學家在解決水稻界“癌癥”上取得重大突破
- [ 01-29]中國科學家破解“現在西紅柿咋沒了從前味道”謎題
- [ 01-12]中國科學家首次命名類人猿新物種:高黎貢白眉長臂猿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