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新實踐·甘肅篇】蘭州 一座正在崛起的創新之城
2017-06-08 14:27:07? ?來源:蘭州日報 責任編輯:房小奇 我來說兩句 |
“蘭州藍”成為最大的民生福祉 蘭州曾以長期位列“全國十大污染城市倒數”而被詬病。 但從2012年以來的短短幾年時間,蘭州市退出了全國十大重污染城市行列,闖出了一條重污染城市的治霾新路子。2014年8月,環保部在蘭州市召開大氣污染防治座談會,介紹推廣“蘭州經驗”。在2015年的巴黎世界氣候大會上,蘭州獲得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組織秘書處等機構聯合頒發的“今日變革進步獎”。“蘭州藍”變成了一個讓所有蘭州人引以為傲的新名詞。 “這些年蘭州市能擺脫污染的‘帽子’,主要是把治理大氣污染的策略定在上下結合、省市聯動,走了一條科學治污的路子。”王檸告訴記者。2012年以來,我市從頂層設計、科學治污、落地實施抓起,把大氣污染治理推向一個新階段。為提高大氣污染治理的科學性,蘭州市制定了“1+5”的綜合治理規劃:一個總體實施意見和工業、燃煤、機動車尾氣、二次揚塵和生態增容減污等5個專項治理方案。在“1+5”規劃框架中,蘭州確定了環境立法、工業減排、燃煤減量等八大治污工程,凝練實施了916個項目,通過項目推進治污工作。在治理工作中,蘭州從造成大氣污染的成因出發,重點采取了減排、壓煤、除塵、控車、增容的綜合措施。 在大規模開展空氣治污的幾年時間里,蘭州的經濟并沒有受到影響,同樣實現了快速發展,2013年GDP增速是13.4%,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第4位;2014年GDP增速是10.4%,排第5位;2015年GDP增長8.5%,分別高于全省和全國平均增速0.5和1.5個百分點。 蘭白試驗區引領蘭州跨越發展 2014年11月24日,以蘭州新區、蘭州高新區、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白銀高新區為依托的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以下簡稱蘭白試驗區)獲得國家科技部批復,成為科技部在西部設立的第一個創新改革試驗區。 王檸告訴記者,在這兩年多的時間里,試驗區搶抓機遇,充分發揮了引領功能,適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布局,進一步聚集了創新資源,釋放我市創新活力和潛力,在更高層面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和示范作用,成為我市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新平臺。“兩年多來,蘭州始終把蘭白試驗區作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進,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相關工作,提出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特征和趨勢,依托蘭州新區、高新區、經濟區,舉全市之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探索欠發達地區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模式。”他說。 截至目前,蘭白試驗區內建成上海張江技術轉移中心等9家技術轉移機構,組建了蘭白試驗區聯合創新研究院等一大批創新聯合體,新建102個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吸引180個科技創新團隊和研發機構進入試驗區,這些平臺的搭建為蘭白試驗區科技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通過實施“六個一百”技術創新工程,推動了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打造形成石油化工千億元產業鏈和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特色農產品加工等7大百億元產業鏈,新增科技型小微企業1076家,專業園區達到25個。僅2016年,蘭白試驗區開發新產品122個,轉化重大成果297項,實施傳統產業改造提升重點項目262項,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干企業達到34戶,占全省的60%。截至目前,蘭白地區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0件,技術合同年成交額近43億元,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4.5%,科技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可以說蘭白試驗區的發展模式為西部欠發達地區,依靠科技創新求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重要經驗。”王檸告訴記者。 創業創新生態環境不斷優化 王檸告訴記者,蘭州是甘肅科研院所、創新型企業等創新資源數量最多、分布行業最廣的聚集區,在促進甘肅社會穩定、吸納就業、增加稅收、改善民生、催生經濟新業態、創造商業新模式、激發創造新活力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創新需要實實在在的行動。近一年來,我們圍繞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進科技創新工作,也已做了一些新的探索,取得了新的進展。”王檸說,我市出臺了《蘭州市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措施》、《蘭州市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等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支持科技創新政策,完善了政策體系;全面完成2016年度蘭白試驗區“六個一百”工程任務,開發工業新產品79個,轉化科技成果210項,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76家,建設創新平臺94個,培育引進創新團隊127個,全年對蘭州市科技型企業累計投放貸款43.94億元;成功舉辦了2016中國蘭州科技成果博覽會,簽訂科技合作與成果交易項目136個,交易金額10.9億元,超過了以往兩屆之和;完成了“蘭州科技創新創業風險投資基金”和“蘭州科技產業發展投資基金”組建工作,與蘭州銀行、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甘肅分公司共同設立了“政銀保”科技貸款保證保險;支持我市企業和高校院所聯合組建了“產學研合作科技成果轉化基地”38個、“企業研發機構”18個;成功獲批為10個國家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試點城市之一,著手組建蘭州市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 |
相關閱讀:
- [ 06-05]【治國理政新實踐·重慶篇】把全面從嚴治黨貫穿換屆全過程
- [ 06-05]【治國理政新實踐·浙江篇】浙江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革邁步再向前
- [ 06-05]【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西篇】江西省高虎腦村:舊貌換新顏
- [ 06-02]【治國理政新實踐·安徽篇】安徽:用好追責“利器” 壓實信訪責任
- [ 06-01]【治國理政新實踐·浙江篇】城鄉統籌 共享公共資源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