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警惕干部不擔當“三不為” ◆ 少數基層干部怕擔責不敢為、缺激勵不愿為、本領少不會為 ◆ 通過建章立制加強問責,懲戒“庸官”“懶官” ◆ 探索建立系統的“容錯、激勵、補短”機制 近期,《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西部一些省份基層調研發現,在全面從嚴治黨深入黨心、民心背景下,當前各級黨員干部普遍立起“嚴”字標,紀律意識、規矩意識明顯增強,胡作為、亂作為等現象大為減少。但值得注意的是,個別干部的擔當意識卻有所弱化,出現了因“害怕擔責不敢作為、缺少激勵不愿作為、本領欠缺不會作為”的“三不為”苗頭。 多位受訪干部群眾認為,不擔當、不作為,根源在于少數干部的宗旨意識不足,權力觀出現偏差。他們建議,在強化干部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識教育的基礎上,一方面通過建章立制加強問責,懲戒“庸官”“懶官”;另一方面,可探索建立系統的“容錯、激勵、補短”機制,解決少數干部在新形勢下擔當不夠、動力不足和本領恐慌問題。 縣委書記的苦惱: “問題繞圈轉,‘一把手’看著辦!” 談起近年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成效,2012年上任的西部某縣林業局局長王漢生(化名)感受頗深?!案鞑块T普遍建立起任務清單、權力清單,工作量雖增大了卻越發務實。干部對手中的權力多了一份敬畏,加之更為嚴格的管理和考評制度,現在干部應付差事、敷衍塞責、亂作為等情況幾乎不存在了?!?/p> “如履薄冰、責任重大、壓力日增”,王漢生如此描述自己的狀態。但壓力之外,他卻多了一份困惑?!皦毫鲗У狡胀ǜ刹可砩希械母刹繀s出現了擔當意識弱化。一些本可就地解決的問題被頻繁請示、匯報,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王漢生的擔憂并非個例?!恫t望》新聞周刊記者在多個省份基層采訪發現,出于怕出錯、怕擔責心理,少數干部遇事慢半拍,“看一看再說”,動輒將矛盾、問題上交。 西北某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一位鄉長坦言,當前深化改革、脫貧攻堅、轉型發展等多種艱巨任務疊加,基層干部壓力大、責任更大。他所在的鄉,就有個別干部中流傳著“少干活、少擔責、少犯錯”的所謂“明哲保身之術”。 “壓力傳導下來,責任移交上去。”幾位受訪區縣、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反映,自己作為“一把手”,現在之所以越來越忙碌,一定程度上在于少數干部干工作畏首畏尾,將本可在其自身職權內依法依規解決的問題,層層請示直至“一把手”,導致行政成本加大,決策和執行拖沓。 西南某地級市一位區級監察局局長深有感觸地說,自己常年列席區政府常務會議,發現這幾年會議議程越來越多,戰線越拉越長,經常從傍晚開到凌晨方能結束。而依據“三定”方案,有的議程本屬于部門自身職責范圍內的,現在都要上常務會議研究?!斑@固然與當前決策程序嚴格、管理精細有關,但也折射出一些部門擔當意識弱化、不敢擔責的傾向。” “該拍板的不敢拍板,該決策的害怕決策。有些可以很快解決的問題被久拖不決,在部門和干部手中轉了一圈又一圈,到頭來又被交上來,你‘一把手’看著辦吧!”西北某省一位縣委書記坦陳了工作中遇到的困擾。 還有個別干部畏難情緒加重,工作主動性不強,“不愿為”的不良心態蔓延。在西南一個縣級市,市委組織部一位副部長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隨著越來越多的扶貧資金下到基層,管理審核日益規范,就有個別鄉鎮干部認為要填寫的資料太多、工作量太大,且出現差錯就要問責?!盀槿罕姞幦№椖亢唾Y金的積極性沒有以往強烈,干脆少一點,慢一點,甚至‘撂挑子’?!?/p> |
相關閱讀:
- [ 06-07]“陽光殺菌”負擔輕了 時不我待責任重了——各地鄉鎮干部群體現狀掃描
- [ 06-05]永泰清涼鎮精準扶貧:受災平困戶半年就“摘帽”
- [ 06-01]評論:降級干部去哪兒不應成為秘密
- [ 05-24]干部爭當太平官引警惕 容錯“定心丸”見效了嗎
- [ 05-23]警惕花式為官不為 只擼袖子不干實事
- [ 05-12]水系治理推進到哪 一線考察跟進到哪
- [ 05-08]福州市強化環保一線考察 全面推進環保工作完成
- [ 05-05]干部群眾認可度不高 巡察僵局如何破解?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