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進行時·廣西篇】廣西西林縣庫區群眾脫貧致富紀實
2017-06-22 21:13:30??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做活水文章 念好山字經 ——西林縣庫區群眾脫貧致富紀實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徐順東 通訊員 黃華 西林縣馬蚌鎮屬萬峰湖庫區鎮有6個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452戶、1836人。 一邊是作為珠江水源涵養區,國家規定限制開發,生態保護責任重大;一邊是作為貧困山區庫區,群眾渴望脫貧致富,脫貧攻堅“硬骨頭”必須要啃。 在生態防守與脫貧攻堅之間,如何實現庫區群眾脫貧致富? 連日來,記者深入馬蚌鎮感受移民群眾在“山上和水面”書寫的兩篇文章。 網箱養魚 靠水吃水致富一方 網箱養魚,是馬蚌庫區最興旺的產業之一。 來到鎮政府,工作人員首先給記者展示了一組數據:2016年,馬蚌鎮集約化標準網箱養魚達1.14萬箱,產魚達1.48萬噸,水產產值實現3.54億元。 馬蚌鎮有7個村處于水庫淹沒區的腹地,前臨水庫,后有大山。水庫蓄水后,由于缺少耕地,庫區移民只能“耕漁”。加上當地政府規范有序引導,近幾年,網箱養魚成了庫區群眾脫貧致富的“金鑰匙”。 陸世權是那扛村壩桑屯貧困戶,長年靠種幾分山地和在鎮內做臨工維持一家生計。2016年初,鎮里為他家開出精準扶貧“方子”:利用家門口的萬峰湖水面發展網箱養魚?!皡f調技術員幫我安裝網箱、傳授養殖技術,還引導加入村里的水產合作社,縣里和鄉里沒少幫忙?!标懯罊嗾f,去年年底8個網箱出魚,收入達6萬余元,成為村里第一批脫貧戶,今年的收入估計還會增加不少。 在魯維村,幾乎所有貧困戶都“涉水”,養魚成為庫區貧困戶的主要穩定產業之一。“沒有田地,我們只能靠水生存了。”魯維村支書王清林介紹,目前他們有近50戶貧困戶通過水面養殖實現穩定收入。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