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進行時·廣西篇】廣西西林縣庫區群眾脫貧致富紀實
2017-06-22 21:13:30??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休閑垂釣 升級產業持續發展 經過多年發展,庫區網箱容量已經接近飽和,再走過去的老路,會越走越窄。 如何讓群眾繼續“靠水吃水”,成為擺在當地黨委、政府面前的難題。 “我們的思路是‘轉’和‘調’,加快推進漁業轉型升級。”馬蚌鎮鎮長楊創達表示,通過發展休閑漁業拓寬水上產業發展空間。 韋清華是八大河村貧困戶,利用扶貧貸款和自身積蓄投資新建了一棟休閑垂釣浮房,一開張,釣客一撥接一撥來,去年進賬近5萬元,成為八大河村率先脫貧致富的貧困戶。 “賺錢快,還生態。”說這話的,是另一位“吃螃蟹”的貧困戶,他叫陸海松,那扛村貧困戶。去年年初,他在原來的網箱旁建起了休閑垂釣浮房。“只要水好、魚的品質好,加上服務周到,搞休閑垂釣,一年四季守著網箱可賺雙份錢。”陸海松介紹,周末來釣魚的人多,碰到節假日,垂釣浮房顧客爆滿。 據統計,馬蚌鎮現有休閑垂釣浮房250多座,貧困戶直接從業人員近100人,間接從業人員達400余人。 沒有直接經營休閑垂釣浮房的貧困戶,同樣享受到休閑垂釣業的“紅利”。例如,那扛村、魯維村等利用碼頭停車場對釣客過夜停車提供管理服務,集體月收入近3萬元,村內貧困戶通過輪流值班看守釣客停車,每月可得到固定的分紅。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