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加強與東盟互聯互通建設,提升全方位對外開放能力
條條大路通東盟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胡鐵軍 通訊員 吳君馨
近日,首趟“渝桂新(重慶-欽州)”南向通道試運行班列開行,班列從重慶出發,運行近48小時,順利抵達廣西欽州港東站。在港口完成通關手續后,貨物下水出海,前往新加坡。至此,“渝桂新”南向通道試運行班列成功完成上下對開,標志著“渝桂新”鐵海聯運大通道實現雙向貫通。
通過“渝桂新”線,貨物從重慶到北部灣,再由海運到達東南亞及全球,較之江海聯運模式,可縮短20天以上的運輸時間。“渝桂新”向北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向南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中南半島,將形成“一帶一路”經西部地區的完整環線和陸海貿易新通道,對廣西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深化與新加坡交流合作意義重大。
形成海上大通道
港口是北部灣發展“向海經濟”的重要依托,北部灣港資源豐富,是我國西南地區最近的出海口,也是全國沿海鐵路布局最完善的港口之一。作為中國-東盟海上走廊的重要樞紐,北部灣港具有承南啟北的區位優勢。以北部灣港為依托,以北部灣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中國-東盟港口合作網絡、一批沿海港口建設項目為重點,廣西開通海上客貨運“穿梭巴士”,加密航線航班,形成內陸腹地走向東南亞、印度洋、太平洋、地中海等地的海上大通道。
廣西已建成欽州港區金鼓江航道工程、北海港鐵山港西港區北暮作業區5號和6號泊位工程、中電防城港電廠二期配套碼頭、欽州港30萬噸級進港航道支航道等項目,正重點建設深水航道及一批深水泊位,計劃新開工欽州港東航道10萬噸級擴建一期工程等項目。目前,北部灣港生產性泊位達到256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達到83個,最大靠泊能力達20萬噸級;港口綜合通過能力達到2.43億噸,集裝箱通過能力達到423萬標箱。
北部灣港的發展“帶動效應”逐步顯現,企業“走出去”蹄疾步穩,廣西正穩依托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推進中馬兩國港口聯盟合作,推動港航企業合作交流。離東盟最近的中國保稅港區-欽州保稅港區,已建成11個碼頭泊位,開通15條國際集裝箱航線,吸引300多家中外企業落戶。
隨著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基地建設的加快推進,欽州港已開通直航東盟的“中國欽州港-韓國-印尼-泰國-越南”外貿集裝箱定期班輪航線。目前北部灣港定期集裝箱班輪航線達到39條,與東盟地區的文萊、印尼、馬來西亞等7個國家建立了海上運輸往來,成為我國與東盟地區海上互聯互通、開放合作的前沿。
【數據說話1】港口吞吐量
①去年,廣西北部灣港年綜合通過能力達到2.43億噸,其中集裝箱423萬標箱。
去年廣西北部灣港完成貨物吞吐量2.04億噸(其中外貿1.21億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79.5萬標箱,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分別是10年前的5倍、8倍。
②今年一季度,北部灣港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3492萬噸,同比增長18.98%,其中集裝箱累計完成45.12萬標箱,同比增長11.9%。
海陸兼顧 路港一體
海陸“兩條腿”,齊步向前行。廣西與越南的陸路邊界線綿延1020公里,有東興、憑祥、龍州等8個縣(市)與越南的廣寧、諒山、高平等3個省接壤,現有11個邊境陸路口岸和26個邊貿點。按照規劃,“十三五”期間,廣西將修建至龍州水口、靖西龍邦、那坡平孟等3個邊境口岸的高速公路,加上現在已經修通的南寧至東興及南寧至友誼關兩條高速公路,屆時,廣西將有5條高速公路通達中越邊境口岸。
利用“一帶一路”區位優勢,廣西還積極推動跨區域多式聯運和旅客運輸。目前,廣西已在友誼關、東興、水口、龍邦4個開放口岸與越南開展國際道路運輸業務。廣西交通運輸部門積極推動貨運企業開行了東盟(越南)經廣西(到蘇州、鄭州)至歐洲的桂蒙歐、桂新歐國際運輸線路(公路+鐵路運輸)和鄂桂連接東盟的國際道路貨物運輸線路。
此外,廣西正加快建設以南寧為中心,連接中國西南中南地區、粵港澳和東盟的高速鐵路。通過建設發達的路網,力爭向北打通經貴陽至重慶、成都、西安、蘭州、烏魯木齊的高速鐵路,向南建設聯通中南半島的陸路大通道,為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設提供交通運輸支撐。
通過實施區域性“路港一體化”合作,昆明-北部灣港、貴州福泉-北部灣港的集裝箱班列、專列相繼開通,開辟了海鐵聯運重要通道,降低了西南腹地物流成本。
【數據說話2】公路網布局
①國際公路通道
廣西與東盟間正加速形成海陸通道相輔相成、互相支撐的對外大通道格局。
規劃了12個通往越南以及東盟國家的國際公路通道接點。
其中
高速公路接點4個
普通公路接點8個
②高速公路
加快建設憑祥-諒山-河內高速公路
加快建設東興-芒街-河內高速公路
加快建設龍邦-高平-河內高速公路
同步規劃 同步建設
推進廣西與東盟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不可能單兵突進,需要各國密切的合作交流。多年來,廣西加強國際溝通與合作,形成“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一標準、同步建設”的共識。為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夯實提升中國-東盟開放平臺當好先行者。
依托中國-東盟互聯互通合作委員會、中國-東盟交通部長會議等機制,廣西加強地方政府間溝通與合作,形成廣泛共識,加強沿線各國交通規劃的銜接,推進重點交通項目建設標準、建設時序的對接,優先安排跨境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參與國際道路運輸標準的修制定工作;加強與東盟國家海上航線的合作,暢通中國-東南國際海上運輸大通道。
北部灣港更是國際合作的成功典范。2015年,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與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簡稱PSA)、新加坡PIL太平船務公司共同組建了碼頭公司與碼頭管理公司。在欽州港域引進國際先進集裝箱碼頭經營管理理念及技術,利用外方的集裝箱碼頭及航線網絡運作優勢,不斷開辟完善集裝箱多式聯運體系,致力將欽州港域打造成為服務西南、中南及面向東盟的區域國際集裝箱干線港。
【數據說話3】港口通航
①海運網絡覆蓋全球
北部灣港已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21個港口通航。
②航線實現東盟主要港口全覆蓋。
內外貿班輪航線共39條,其中外貿航線24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