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背花海鮮花盛開
老屋背村支書姚沅江介紹扶貧工作 華聲在線9月11日(記者 盧小偉 黃煌)一層秋意一層涼,金秋九月,群芳落盡,萬物收斂。在懷化洪江市沙灣鄉老屋背村,紫薇花卻開得正盛,一簇簇像燃燒的火,數十畝連成一片,蔚為壯觀。遠近游客紛紛來到老屋背花海,徜徉紫薇間。 9月11日,“精準扶貧在三湘”網絡主題活動媒體團走進老屋背村,零距離探訪花海里的扶貧工作。自去年7月開園以來,花海為老屋背村貧困百姓鋪開了一條脫貧致富新路子——吸引游客3萬人次,綜合收入100余萬元,直接解決貧困戶就業150余人。 下一步,老屋背村將把整村建設成為集賞花、餐飲、住宿、運動等為一體的生態旅游村莊,讓“美麗”經濟帶動村民奔小康。 窮則思變,招商引資種花成海 老屋背村位于洪江市中南部,沅江干流從村邊流過。現村域面積9.8平方公里,轄19個自然小組,1061戶338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80戶276人2014年已脫貧11戶43人,2015年已脫貧16戶 65人,2016年已脫貧15戶 50人,2017年預脫貧28戶88人,2018年預脫貧10戶30人。 如何讓他們盡快脫貧,成為擺在村支兩委和扶貧工作隊面前的一件大事。 老屋背村黨支部書記姚沅江告訴記者,精準扶貧工作開始后,村支兩委進入貧困戶家里進行調研、座談,讓貧困戶自己分析致貧原因,尋找脫貧措施,制定脫貧計劃。在充分尊重貧困戶意愿的基礎上,全村確立了發展花卉、果樹種植業的脫貧致富路子。 通過外出考察,2016年老屋背村招商引資成立了宏瑞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流轉土地200余畝種植花卉。2016年7月16日,老屋背花海正式開園,并舉辦了首屆紫薇花節,周邊村民慕名前來,很多洪江市民還驅車趕來觀賞。 9月11日,記者在老屋背村現場看到,花海大門設計得古香古色,穿過大門迎面是一條筆直寬闊、設置有心形拱門的游步道,游步道兩邊栽種了各種花卉苗木,道路盡頭,一大片紫薇花正在熱烈開放。 姚沅江介紹,除了紫薇花外,園區還種植了20多個品種的花卉,“四季都可觀賞、拍照、舉行戶外婚禮”。另外還有燒烤區、農事體驗園等游樂項目,“游客來了可以看花、插秧、釣魚、磨豆腐等”。 在紫薇花叢中,幾位賞花的游客偶遇了采訪團。聊天之后得知,他們是一家人,從縣城來老屋背村度周末。“這里離縣城近,靠近沅江,空氣好,不僅能賞花,還能帶小朋友體驗一下干農活,非常有意義。”自稱孩子父親的游客笑著說。 花海旅游,找到脫貧致富“鑰匙” 花海給村里帶來了游客,也給貧困戶帶來了脫貧的新希望。開園至今,花海受益村民1000余人,其中貧困戶150余人。 “發展花海旅游,老屋背村群眾在獲得土地租金的同時,還能在園區務工增加收入,男工每天100元,女工80元。通過產業拉動,保證貧困戶‘能發展、可致富’。”姚沅江說。 今年64歲的農戶蔣伯銀,兒子媳婦都在外打工,家中一度貧困,“以前只能在家做點家務種點田,現在就不同了,我們在這里可以工作,一天八小時工作制,一個人一年平均收入能有2萬,基本能解決家里的吃穿用度。”蔣伯銀高興地說,“工作之余我在家有時間還可以帶帶孫子,很開心。” 老屋背村九組貧困戶蔣牧東家里有三口人,他體弱多病,女兒上學,全家僅靠妻子打工來維持生計,沉重的壓力讓一家人的生活黯淡無光。蔣牧東整天愁眉苦臉,唉聲嘆氣,讓看在眼里的村支書姚沅江心急如火。 為此,姚沅江時常到蔣牧東家走訪,給他講解扶貧政策,出錢資助他女兒上學。花海基地落成后,又鼓勵蔣牧東發展花卉種植,村里給他提供苗木和技術,幫助一家人走出生活的陰影。如今,蔣牧東一年可通過花卉創收近萬元,“心里很高興,見人也熱情了”。 九組的蔣紅華也算了一筆“致富賬”:將自家土地流轉出去,每畝可收入1000元,在花海務工,每天可賺100元,“只要手腳勤快點,一年時間就可以脫貧”。 開園一年來,老屋背花海接待游客3萬多人次,綜合收入100余萬元,旅游效應初步顯現。 在姚沅江、蔣牧東和蔣紅華眼里,鮮花鋪就的致富路還在延伸。姚沅江向記者透露,老屋背花海二期建設工程已經提上日程。“依托沅江河畔的優勢區位,完成沿江吊腳樓、花海主題酒店、休閑配套設施、水上樂園和夜景亮化等建設,打造成精品花海旅游項目”,屆時,老屋背村將建設成為集吃、住、娛樂于一體的生態旅游村莊,引領全市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旅游發展。 鏈接 洪江市沙灣鄉老屋背村位于市域中南部,座落在沅江河畔,為低山丘陵地貌,依山傍水,環境優美,轄19個自然小組,1061戶3387人,有村組干部50人,黨員87人。現有農田2680畝,山地3570畝,山地綜合開發利用率達98%。目前全村已形成以沙灣香柚、優質桃、花海生態旅游、雜交水稻制種等為主的優勢產業。其中,沙灣香柚被評為中國地理標志。2015年,老屋背村榮獲湖南省“美麗鄉村示范村”,2017年3月被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評為湖南省“文明村”。 香柚基地 沙灣香柚又名“沙灣貢柚”,相傳是明清歷代進貢皇上的“寶品”,稱為“貢柚”。在老屋背村及周邊村流傳著沙灣香柚“三兜半”的美麗傳說,唐代詩人王昌齡留下“醉別江樓橘柚香”的千古佳句。 近年來,老屋背村大力發展沙灣香柚,組建了沙灣香柚協會,新增香柚品改面積50畝,到目前為止共種植柚子面積550余畝,其中集體種植面積400多畝。2013年栽植的改良香柚,今年開始掛果投產,農戶小面積種植的在2015年已投產。2016年全村香柚產業創收4萬余元。2017年預計可產出10萬斤香柚,為村集體創收約20萬元以上。 |
相關閱讀:
- [ 09-10]【精準扶貧在三湘】邵陽武岡:農村綜合服務“橋頭堡” 精準扶貧政策接地氣
- [ 09-10]話說新農村:雪中送炭 耽擱不得
- [ 09-07]福建財政從三方面推進產業扶貧
- [ 09-07]62歲的陳金鐘養殖肉牛 走出一條脫貧致富路
- [ 08-30]榕農村建檔立卡扶貧對象832戶 年底實現全面脫貧
- [ 08-28]扶貧問題線索重點督辦調查 388名責任人受到處理
- [ 08-27]中央紀委第四輪扶貧領域問題線索督辦查實115個問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