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14日電 正處在風口浪尖上的代幣近日再迎連環重擊。多國監管部門先后表態加強監管,業內專家也頻頻發聲,提示風險的嚴重性值得引發投資者高度重視。 北京時間13日,JP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在巴克萊銀行的一個會議上直言,“比特幣將最終破滅,它就是一場騙局。”戴蒙對比特幣給予了嚴厲的批評,并將其迅速升值比作17世紀的郁金香泡沫,他預計這種去中心化貨幣的投資者將面臨同樣悲慘的下場。 同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于防范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風險的提示。互聯網金融協會表示,“各類所謂‘幣’的交易平臺在我國并無合法設立的依據。”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缺乏明確的價值基礎,市場投機氣氛濃厚,價格波動劇烈,投資者盲目跟風炒作,易造成資金損失,投資者需強化風險防范意識。 互聯網金融協會呼吁:各會員單位應履行行業自律公約的承諾,嚴格遵守國家法律和監管規定,不參與任何與所謂“虛擬貨幣”相關的集中交易或為此類交易提供服務,主動抵制任何違法違規的金融活動。 一段時間以來,代幣(虛擬貨幣)發行(ICO)及市場炒作行為盛行,以比特幣為例,年內價格累計上漲超過300%。引發各國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 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聯合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公告明確,代幣發行融資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公告稱,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做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護投資者權益,妥善處置風險。有關部門將依法嚴肅查處拒不停止的代幣發行融資活動以及已完成的代幣發行融資項目中的違法違規行為。 9月12日,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也針對ICO和數字貨幣風險發布警告。FCA表示,ICO是高風險、投機性強的投資活動。FCA要求參與ICO的企業仔細考慮其募資活動是否符合監管要求,每個項目在啟動時是否違反相關法律規定。 在今年的7月25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發布聲明并附關于ICO項目The DAO的報告,明確ICO代幣是一種證券,在SEC的監管范圍內,需要符合聯邦證券法的相關規定,并且提醒投資者謹慎作出投資決定。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實際上ICO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因此當前叫停ICO是十分必要和及時的。 |
相關閱讀:
- [ 09-14]調查:85.7%受訪者支持加強對涉不良信息微信群監管
- [ 09-13]我國將研究缺陷產品召回立法 加強全面質量監管
- [ 09-13]無證支付不受監管危害大 非銀行支付不能“無照駕駛”
- [ 09-12]偷埋“病死豬”暴露監管失職
- [ 09-12]虛擬貨幣市場彌散“暴富勾魂曲” 市場監管出擊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