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1月23日電(記者 周琳 張建松)23日在上海召開的第七屆“航天技術創新國際會議”上,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我國正在開展月球科研站的論證,設想建立能源長期供給、自主運行、無人值守的月面基礎設施,開展以機器人為主的科學研究和技術試驗。 中心相關負責人說,我國探月工程正在逐步推進,預計將于2018年發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計劃將抵達人類探測器未曾觸及的“月球背面”,載荷也比嫦娥三號有更大的擴展。此外,嫦娥五號項目也正在推進,計劃將帶回月球的樣本。 據介紹,在嫦娥三號“玉兔號”月球車上,全景相機、測月雷達、紅外成像光譜儀、粒子激發X射線譜儀等四個載荷,可以幫助獲得月球車行進過程中周邊的地形地貌、元素、物質成分、地層結構等綜合信息。 近年來,我國國家航天局先后與歐洲空間局、俄羅斯、巴西、法國、意大利、阿爾及利亞、阿根廷等國家及國際組織建立雙邊航天合作機制,明確在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等領域特別是在深空探測方面加強交流與合作。 會議信息顯示,未來我國還將在四個層面推進航天方面的國際合作:一是任務級的頂層設計,包括聯合開展科學目標、著陸區、科學載荷等頂層論證;二是任務級的聯合探測,雙方各自發射探測器,著陸在相鄰區域;三是設備級合作,搭載外方研制的微型機器人、科學載荷等開展試驗;四是科學研究,成立聯合科學家團隊,共享探測數據。 |
相關閱讀:
- [ 11-04]【理上網來 輝煌十九大】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軟環境點燃發展新引擎
- [ 10-31]中國創新型國家建設體系正加快成型
- [ 10-30]中國科技期刊的“外患內憂” 基礎科研誠信仍不牢靠?
- [ 10-12]中國研發經費支出5年增50.5% 科研人員拿項目機會增多
- [ 10-09]從嚴治黨會影響經濟發展嗎——來自基層的分析
- [ 08-24]院士落戶河北可獲1000萬元科研經費
- [ 07-21]兩岸學農青年參觀中國農業大學 點贊克隆技術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