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 首屆聯合國海陸絲綢之路城市聯盟項目科教、文化與傳播委員會·絲綢之路(嘉峪關)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27日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召開,旨在通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間的多邊合作,建立非遺保護共識,積極開展交流互動,促進非遺項目的可持續發展,維護區域和平與繁榮。 聯合國海陸絲綢之路城市聯盟名譽主席龍永圖、理事長梁丹、秘書長趙永利等共同啟動了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全球識別系統。大會還發布了《聯合國海陸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嘉峪關宣言”》,簽訂關于《海陸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基地》的合作協議,并將在嘉峪關實施此項文化旅游項目。 此次大會,是聯合國海陸絲綢之路城市聯盟首次聚焦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大會。據城市聯盟科教、文化與傳播委員會副總干事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執行主任樊瑩瑩介紹,保護中心成立于今年10月,是“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的公共部門、非遺企業、非遺項目傳承人、非遺專家學者自愿結成的以保護區域非遺為目標的專門機構,也是“一帶一路”區域相關活動計劃的發起與實施機構。其宗旨是:通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間的多邊合作,建立非遺保護共識,積極開展交流互動,促進非遺項目的可持續發展,為維護區域和平與繁榮作出貢獻。 嘉峪關市作為中國“一帶一路”黃金段城市、聯合國海陸絲綢之路帶上的重要城市,同時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綿延千年的文化積淀,形成了中國獨有的絲路文化、長城文化和邊塞文化,擁有豐富的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本次大會是一次向世界展示嘉峪關市的良好契機。未來,在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這條紐帶上將會有更多的國內外城市加入,推動絲路非遺產業的繁榮與發展,實現聯合國海陸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與地區間的互惠互利、互連互通、合作共贏。 |
相關閱讀:
- [ 11-28]福建第四批非遺項目傳承人名單公布
- [ 11-27]壽寧北路戲:非遺劇種苦尋復興路
- [ 11-22]河北樂亭:文化大篷車 校園傳非遺
- [ 11-13]“我與非遺銅鼓有個約會”
- [ 10-17]“85后”小夫妻“玩”泥巴堅持傳承非遺實現夢想
- [ 10-17]【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評論:以開放共享探索非遺傳承之道
- [ 10-17]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