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海洋強國 一點不敢懈怠(寄語新時代)
2017-12-16 12:38:3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林雯晶 |
分享到:
|
祖國需要什么樣的科研?我們的科研滿足祖國需要了嗎?邁入新時代,我們團隊的每一個人,總在思考著這兩個問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海洋強國。這些年來,我們團隊始終心懷“為海洋強國夢添磚加瓦”的目標,一點不敢懈怠。特別是過去五年,我們在光纖陀螺導航儀的研究和應用推廣上不斷取得新突破、新成績,實現了可靠性高、啟動時間短、動態精度高、重量輕、功耗低、壽命長等特點,對深海進入、探測和開發方面高精度導航技術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雪龍”號科考船、“遠望”號火箭運輸船已開始應用;建軍90周年沙場閱兵中,我們團隊研發的光纖陀螺導航儀首次應用在新型地空導彈發射車上,填補了該領域空白。 從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的導航系統方案,到遠望1號航天測量船的“南慣導”樣機研制……作為1953年哈軍工(哈爾濱工程大學前身)建校時就設立的老專業,60多年來我們團隊一代代科研人員參與了很多國家重大項目,在慣性導航、組合導航領域取得了不少創新成果。有人曾問我,有什么秘訣嗎?我想,最大的秘訣就是我們始終以祖國需要為第一需要,以國防需求為第一需求,將科研方向與國家需要緊密結合起來。自打我加入這個團隊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這個傳統已深深浸潤在團隊基因里,成為這個光榮團隊不變的底色、前行的動力。 哈爾濱工程大學在船舶工業、海軍裝備、海洋開發等領域有著突出優勢,在實現海洋強國目標的征程中,理應擔負重要的使命。一系列創新成果,正是在實現海洋強國目標的征程中萌芽的。它的背后是國家的支持,是高校創新環境的搭建,也飽含了對高校科技創新漫長過程的寬容與等待。也正是在海洋強國目標的感召下,在建設創新型國家氛圍的影響下,我們團隊很多科研人員在實戰中迅速成長為祖國需要的創新型人才。 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光纖陀螺導航儀在小型化和低成本化方向邁進提供了指引,更堅定了我們的信心——以祖國需要為第一需要,夢想終會實現。 網友連線 @龍江俠客:厲害了,我的國!尖端科技不僅讓國家強大,也會改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為重視發展科技的祖國點贊,為新時代的科學家點贊! @黑土地我的家:在北京看過“砥礪奮進的五年”成就展,瞬間被我們國家的科學家“圈粉”了。真是需要一個超級大腦,才能研發出那么多的尖端設備。邁入新時代,希望帥帥噠科學家加油! (本報記者 柯仲甲采訪整理) 《 人民日報 》(2017年12月16日04版) |
相關閱讀:
- [ 12-16]更高層次雙向開放構筑發展新格局
- [ 12-13]韓海洋水產部:部分公務員涉嫌妨礙“世越”號調查屬實
- [ 12-07]凝聚藍色共識 匯聚發展合力
- [ 11-29]工作人員守護“美人魚”:每次出海都有危險(圖)
- [ 11-26]寧德迎來大黃魚豐收季
- [ 11-22]人工海岸線一年增長近500公里 海洋災害風險增加
- [ 11-20]海洋強國建設助推實現中國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