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自身基因將催生“超級人類”? 本報記者 操秀英 36歲的Josiah Zayner近期搞出個大新聞。 據報道,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員Zayner自行設計了一套基因療法,試圖通過注射去除抑制自己左臂肌肉發育的蛋白質,獲得超強臂力。有媒體稱,這是全球首例正式公開的基因改造人案例。Zayner表示,他相信,隨著基因工程技術的推廣普及,人類將演變為新的物種。 “綠巨人、金剛狼這些超級英雄要成為現實了嗎”“雙眼皮,高鼻梁……微整形要變微整基因了嗎”“以后你能成為多‘好’的人,取決于你有多少錢”……記者隨機采訪的讀者們腦洞大開。 相比于吃瓜群眾的反應,科研人員們要淡定得多。“我覺得這個做法比較嘩眾取寵。”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生物領域研究者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這是個很有趣的事情,讓高大上的生物技術平民化了,但這個人的行為更多是在制造新聞,或者說是個噱頭,而不是嚴謹的科學研究。”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員婁春波也認為。 “他做的這個事情目前在技術上是不可行的。”合成生物技術公司Bluepha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張浩千博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從報道中看,Zayner是將CRISPR(一種具有基因編輯功能的蛋白質)注入肌肉進行肌肉細胞的基因編輯,但該蛋白質在人體組織中的擴散、吸收和功能執行,是基因編輯研究的熱點和難點。 “此前對受精卵的基因編輯是對單個細胞進行的,通過顯微注射CRISPR就能完成,但對復雜組織的基因編輯則通常只能借助人工改造的病毒來實現。病毒介導的基因編輯在臨床上的使用目前還非常謹慎。”張浩千說。 “而且,此前的研究表明,去除Zayner所說的這個蛋白質只是會使肌肉看起來增加,但力量并不會增強。”張浩千補充道。 正如婁春波所說,不少愛好者,包括不少科學家、工程師,和Zayner一樣正在致力于讓生物研究平民化。他們試圖對生物技術進行標準化和模塊化,以降低研發的門檻。他們希望對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進行基因改造,以期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環境條件。這群人就是近年來走進大眾視野的“生物黑客”。 部分人為生物黑客們做的事情感到高興,他們想象有一天,任何人都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設計新生命體,來產生廉價的藥物或清潔燃料。但很多學者感到擔憂。他們擔心,未經準許的業余生物學家,可能會釋放出新的病原體或造成其他不可控風險。“這個群體大多在監管范圍外,且對于他們的道德約束也不夠強,因此這類研究的風險可能遠高于正規科研。”婁春波認為。 正規的科研體系內有沒有在做“超級人類”的研究?張浩千表示,目前還沒聽說過,“所謂‘超級人類’是個非常遙遠的設想”。 上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目前的基因改造研究主要以疾病治療為主。“如果我們能隨心所欲地通過修改我們的基因改變形狀,人類確實會在進化角度上成為一個新的物種。”他認為,現在關鍵不只是改造基因的技術問題,而是生命科學領域對于基因功能的研究還很初級,例如,每個人的基因組背景不一樣,如何預測一個基因改變在不同基因組背景下的影響,等等。 “人類改造自身的源動力決定我們會走到根據需要改造基因那一步。”他分析,“但要真正造福人類并為大眾接受還需解決很多科學和技術問題,尤其是倫理問題。” “以基因治療為主的基因改造確實有很大潛力,但大家還是很擔心副作用,它的安全性、風險等問題均還在研究中。”婁春波說。 Zayner預計,實驗以后,他左臂肌肉細胞的DNA就會變化。不過他也承認,此前并沒有進行過實驗能證實這一點。對于其左臂肌肉發生變化的可能性,他表示“持懷疑態度”。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近日則將Zayner“DIY的基因療法”列為“2017年七大失敗技術”。(科技日報北京1月3日電) |
相關閱讀:
- [ 01-03]匯聚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的磅礴偉力——2017年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綜述
- [ 12-27]疾病預測、天賦檢測 基因檢測真能“劇透”人生?
- [ 12-25]注入發展基因 讓古村落生機勃發
- [ 12-11]2017年度最佳創新:基因編輯療法、獵鷹火箭在列
- [ 11-29]充分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養分
- [ 11-20]全球首例人體內基因編輯試驗實施
- [ 11-17]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