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APP 一注冊就有“美女”? 2017年8月,省公安廳網警總隊向珠海警方通報,網上有一款名為“某城求偶”的手機APP,以交友、求偶為幌子,先以隱諱的宣傳方式吸引男性用戶注冊會員,再內設各種消費方式引誘用戶大量投入資金實施網絡詐騙。經偵查發現,每天約有數萬人被騙,涉案金額巨大,僅半年時間,涉案團伙的賬單流水就高達3億元。 辦案民警介紹,該團伙推廣渠道眾多,形式多樣。犯罪團伙通過與各個“廣告聯盟”合作,將APP掛在其廣告聯盟平臺上,以“同城”“求偶”“一夜情”“結婚”等敏感字眼和“暴露圖片”博人眼球,進行多渠道宣傳,“一天的廣告費達幾十萬元”,吸引男性網民點擊,用戶點擊廣告,就會彈出下載APP窗口。 “用戶下載注冊后,馬上就會有很多高顏值的女性用戶過來跟你打招呼。”辦案民警說,其實這些“美女”都是機器人,前幾條回復是免費的,當你想跟她繼續聊天時,該APP就會彈出頁面提示要充值200元升級成VIP。 用戶交了錢后,該APP會隨機向用戶推送“美女”一對一聊天,如果你想跟對方視頻聊天,又要收費,購買平臺的虛擬貨幣后才能聊天,而且聊天還得按時間收費,充30元只能聊3分鐘。在聊天過程中,“美女”還會進一步提出要求,誘惑用戶送禮物,比如最貴的禮物“丘比特”要999元。 據悉,曾經有用戶為了跟“美女”聊天,一個月就充值了1萬多元。 犯罪團伙被打掉。 以“交友”為名 引誘消費 辦案民警介紹,該犯罪團伙主要以某鑫網絡有限公司為主,由“老板”“股東”“總監”“研發員”“推廣員”“工會長”“主播”等多類人員構成,分別在北京、長沙等處設立了總部、技術部、推廣部、人事部和財務部,團隊人數多達400多人,公司有正規的法人執照,實施完全的公司化運作。 由于該平臺剛開始運作時,女性用戶人數不足且回復不及時,聊天效果欠佳,于是該犯罪團伙運用代碼編寫“機器人”程序冒充女性用戶,用軟件下載美女頭像,按照預先設計的模式自動向男性用戶發送“打招呼”“索要禮物”等信息,引誘用戶消費,從而非法牟利。到后期,當預先設定的關鍵詞觸發不了回復時,開始通過招募“主播”冒充普通用戶吸引消費,甚至還去到各地高校招聘“主播”。 據悉,該平臺招募的“主播”分為專職和兼職,自招的是專職工作人員,“工會長”(即主播經紀人)代招的“主播”為兼職。“主播”按照顏值高低分為A、B、C三個等級,入駐軟件平臺注冊,再以交友的名義把“主播”推送給普通注冊用戶,冒充普通注冊的女性會員進行所謂的交友聊天,欺騙用戶消費,并無所謂的交友、婚戀等目的。據悉,“主播”跟平臺按照四六分成,“工會長”還會對名下的“主播”所得“抽水”。 “主播”聊天時還會彼此交流心得,比如如何讓對方開視頻,如何讓對方送禮物,因為視頻聊天是計時收費,如何拖延時間就成了聊天的技巧。據悉,“主播”一般不會私下去見網友,也不能私下接單,用戶所有的錢都必須在該平臺消費,如果對方花了很多錢,聊到最后實在推脫不下去,就會將其拉黑,不了了之。 2016年8月至今充值3.4億元 辦案民警說,該案涉案金額巨大,受害人數眾多,截至案發時,該平臺號稱已擁有1億多的用戶,甚至到后期還專門針對女性推送男性用戶。 據統計,僅管理后臺可查的2016年8月至今充值金額已達3.4億元人民幣,并以每日30萬元人民幣的速度遞增,每月的充值金額達三四千萬元,僅2017年8月份,一個月的充值金額就達到7500萬元。 有的會員一上來就對“機器人”直接“刷禮物”,僅該公司編寫的127個“機器人”程序一天收益就超過4萬元人民幣,受騙人數已達百萬人。 去年12月,在省公安廳的統籌指揮下,珠海市公安局聯合北京、長沙警方,在北京、長沙、駐馬店、連云港等地實施統一收網行動,將該犯罪團伙的老板常某、股東、總監、財務人員、“主播”等全部抓獲歸案,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40余人,封存服務器250余臺,扣押涉案電腦、手機等600余臺,凍結涉案資金1200多萬元,實現了對犯罪團伙的全鏈條打擊。 據悉,該案是全國首宗打擊交友APP新型網絡詐騙案件。 |
相關閱讀:
- [ 01-08]兩款APP被指監聽用戶電話 百度:沒能力、不監聽
- [ 01-08]APP過度索取消費者權限 個人信息保護面臨三挑戰
- [ 01-08]技能共享類App疑點調查:提現難 服務“變味兒”
- [ 12-22]問題APP潛伏手機:吸費盜信息 被封后換馬甲再上線
- [ 12-19]“福州交警”APP開設網上預約端口 每日預約號暫設置為1000個
- [ 12-19]手機APP濫用隱私權限普遍 上網幾乎等同于“裸奔”
- [ 12-13]競爭對手互相抹黑?業內人士揭學習類App涉黃內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