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1月2日,從天津港保稅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保稅區制定出臺了“人才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中新社記者 佟郁 攝 引才非松綁,樓市調控導向未變 一系列“引才”好消息后,部分業內人士卻指出,人才標準過低、取消其購房限制等個別做法有些欠妥,切莫將地方“引才”演變成樓市“引財”。 張大偉提醒道,各地人才政策不能成為房地產調控的窗戶,限購關上了投資投機的大門,不能用太寬松的人才政策打開另一扇窗戶。 “部分城市人口引進門檻過低,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吸引購房者,容易引起對市場的非理性判斷。”張大偉建議,地方人才政策不應與樓市限購掛鉤,對于真正意圖引進的人才更應直接提供居住房源,簡單的將人才推向市場易給當地樓市帶來不穩定因素。 但嚴躍進也向記者表達了不用過分擔憂的態度,他說,人才引進戰略本身的出發點并非樓市,所以類似政策并未在購房方面松綁,歸根結底仍是以城鎮化建設為導向,滿足新市民的生活居住需求,對人口導入和居民購房、租房需求的釋放都有積極作用。 面對這波尚不能看出太多端倪的樓市動作,不少網友疑惑,今年樓市調控會怎么走? 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2018年將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權,實行差別化調控。 由此來看,樓市調控不會停歇,著力點和手段將更加多變。“調控舉措未必一成不變,但平衡發展的調控目標不會變。”北京大學房地產法研究中心主任樓建波表示,只有落實差別化調控才能實現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而具體舉措則會隨著市場走向進行適度調整。(完) |
相關閱讀:
- [ 01-11]情人節“撞上”年廿九 香港年花銷售預計升一成
- [ 01-11]環京樓市搶房后遺癥顯現 多個樓盤被曝落宗難
- [ 01-09]新年樓市調控風向問與答:“房住不炒”的目標會不會變?
- [ 01-08]中國局部樓市政策微調 現“一城多策”新風向
- [ 01-08]三城釋放樓市松綁信號? 一城多策或讓調控更精準
- [ 12-30]盤點2017年樓市關鍵詞:房住不炒 調控中前行
- [ 12-20]“調控年”樓市回穩:租購并舉下未來住房更多選擇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