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章建筑已經成為城市的“膿瘡” “違章建筑成因復雜,特別是在北上廣這些大城市,有的是人均居住面積小,千方百計往外擴以解決居住問題;有的是擴建后出租或出售以獲得高額租金、房款;還有的是眼看要拆遷了,加緊擴建,以增加拆遷賠償的談判籌碼??傊?,違章建設成本低、收益高,利益的驅使讓不少人知法犯法?!?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說。 執法部門能力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一些部門對執法后租住在里面的房客怎么辦有所顧忌,違章建設問題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終成為城市的“膿瘡”。 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余凌云認為,一些違章建筑的建造年代久遠,存在產權不夠清晰等歷史遺留問題,情況錯綜復雜。同時,新問題又不斷滋生,新老問題交織導致違建問題更加難以處理。 “在依法拆違程序上,一般要經過立案調查取證、送達行政處罰告知書和行政處罰決定書,當事人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后60日內向上級部門申請復議,如當事人拒絕自行改正再啟動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等過程,使得拆除一樁違章建筑曠日持久?!倍`章建筑成本低、時間短、利潤大,往往陷入“屢拆屢建”的怪圈,甚至出現拆除跟不上建設的情況。 而在有的地方,違章建筑問題突出,與政府部門帶頭違法有很大關系。2017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了掛牌督辦的8起違法建設案件,其中甘肅蘭州“港聯購物中心”項目侵占防洪河道違法建設案就是典型的政府帶頭違法案件。住建部通報稱,蘭州“港聯購物中心”侵占泄洪通道長達1.3公里,總建筑面積達17.3萬平方米,屬無建設用地規劃許可、無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無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的“三無”工程,是典型的政府知法犯法的違法案件,性質惡劣、危害嚴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個別政府部門知法犯法的行為,給依法執法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余凌云說。 |
相關閱讀:
- [ 11-19]【領航新征程】一項活動,為何能引領一座城市的新時代風尚?
- [ 11-09]2017“智能城市指數”報告發布:墨爾本位居第十
- [ 09-06]人民日報:包容"謀生性營業"讓城市更有人情味
- [ 08-18]“最牛違建”又有新動作 違建為何成城市頑疾?
- [ 07-19]福州建設新型智慧城市 兩年擬推進17個示范項目
- [ 05-09]朝著建設世界名城目標大步邁進 杭州全面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
- [ 03-29]新加坡專家為北京"城市病"支招:分成六個城市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