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新時代政法工作有新氣象新作為——十九大后首次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傳遞六大新信號
2018-01-24 08:00:30?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林晨 林雯晶 |
分享到:
|
歷久彌新“楓橋經驗”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 50年多前,浙江楓橋干部群眾創造了“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并根據形勢變化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 會議要求,以總結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為契機,提升城鄉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堅持以善治為目標,推動創新城鄉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堅持以預防為基點,構建社會矛盾風險綜合防控新體系; ——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筑牢社會和諧穩定新防線。 “過去的‘楓橋經驗’強調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隨著時代發展,現在強調黨政動手依靠群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刑法研究室主任劉仁文說。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徐漢明認為,要牢牢把握“楓橋經驗”以人為本的核心要義,推進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會議還特別提出,要總結推廣“網上楓橋經驗”,推動社情民意在網上了解、矛盾糾紛在網上解決、正面能量在網上聚合,努力使社會治理從單向管理向雙向互動、線下向線上線下融合、單純部門監管向社會協同轉變。 劉仁文認為,新時代的“楓橋經驗”不僅要貫徹落實到“現實空間”,還要落實到“網絡空間”。例如在打擊和防范電信詐騙等新型犯罪領域,在探索基層矛盾糾紛化解中,利用互聯互通的網絡科技,解決現實中的具體問題。 強調“完善產權保護機制”增強企業家信心 “更加注重完善產權保護機制,促進市場主體立恒心、增信心。”這是會議透露出的一個重要信號。 會議指出,切實維護企業家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嚴防刑事執法介入經濟糾紛、超標的超范圍采取財產強制措施、財產處罰過寬過重等現象發生。 徐漢明說,政法機關直面當前產權保護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問題,需要更新執法理念,轉變執法作風,改進執法方式,提高執法質量和水平,才能實現執法辦案法律效果與政治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2017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人民法院將依法再審張文中案,顧雛軍案,李美蘭與陳家榮、許榮華案等三起重大涉產權案件,讓人們切實感受到黨中央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堅定決心。 “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這次會議提出,要抓緊甄別糾正一批社會反映強烈的產權糾紛案件,進一步穩定社會預期、增強企業家信心。 “這有利于在全社會樹立起‘有恒產者有恒心’的理念。”劉仁文說,“提升社會對公正司法的信心,對促進有關當事方和辦案機關依法辦事必將產生良好的示范效應。” |
相關閱讀:
- [ 01-23]習近平要求各級黨委:抓發展、抓穩定兩手都要硬
- [ 01-22]習近平對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履行好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 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主要任務
- [ 01-22]法治的溫度,平安的基礎——2017年政法機關辦的“暖心事兒”
- [ 01-22]習近平對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 11-26]郭聲琨在陜西調研時強調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 發揚黨的優良傳統譜寫新時代政法工作新篇章
- [ 11-05]簡政放權,看看這11部法律作了哪些修改
- [ 10-18]盤點5年政法機關懲腐:獲無期徒刑“大老虎”達19人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