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 諸多“頑疾”并發,難題挑戰共存 作為校內教學的有益補充,民辦教育培訓機構近些年來越來越多地承載起學生對于教育多樣化、個性化和分眾化的需要,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近年來民辦教育培訓行業風生水起,被受眾需要的同時,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青睞。 但我們必須同時看到,無證辦學、教育質量不高、教師隊伍流動性強、教學質量難以保障、遇到學費糾紛時學生權益難以得到有效保護等問題,也作為“頑疾”“痼疾”長期困擾民辦教育培訓行業的健康發展。“多年來,對于民辦培訓機構的發展,有一個形容詞叫‘野蠻生長’,這是一個貶義詞,是說這個行業雖然發展很快、規模很大、勢頭很猛,但在規范管理、教育教學等方面仍存在很多問題。”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楊念魯這樣概述當前民辦培訓行業的總體狀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6年,我國中小學在校學生人數約為1.82億,而這其中,據中國教育學會統計的數據顯示,參加過校外培訓的學生人數為1.37億次,這就意味著,半數以上的在校中小學生曾參加過校外培訓。“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而特別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整個民辦教育培訓行業中,近95%的市場份額被眾多中小型機構占據,幾家大的教育培訓機構所占份額不超過整個市場份額的5%,相對而言,對小機構的監管更難,對主管部門的挑戰更大。”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教授薛二勇分析。 除了規模,還需要被關注的是培訓機構收費的增速。“一些教育培訓機構的收費以每天10%左右的速度上漲,收費越來越貴,這也是行業迅猛發展,但是仍不夠規范的重要表現”,薛二勇談及,“還有一個數字讓人憂慮,據不完全統計,民辦教育培訓機構中,證照齊全的比例不到20%,這給行業帶來了巨大的風險,直接表現為:機構違法違規成本低、教學質量無保障、價格機制混亂,聘用的教師無資質、教師專業水平參差不齊、流動率過高,教學無保障等”。 在行業的監管與治理方面,也存在諸多難題,有學者談道,“很多培訓機構是在工商部門進行注冊的,那么,培訓機構一旦出了問題,究竟歸教育部門管,還是歸工商部門管?管理上應如何理順?”還有學者談道,“很多教育培訓機構是以教育咨詢公司或者教育科技咨詢公司的名義開展教學活動,未在教育部門注冊備案,這從本質上講都是不規范的”。 “在新修訂的民辦教育促進法施行之前,民辦教育培訓機構雖然叫培訓機構,聽起來屬教育范疇,但一定程度已脫離了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大量機構為公司性質,在工商部門注冊。盡管有少量經過了教育行政部門的前置審批,教育行政部門對其監管力度也還不夠。”楊念魯介紹。 |
相關閱讀:
- [ 12-11]福州336所正規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名單出爐
- [ 11-15]評論:誰讓“集裝箱教室”存在7年
- [ 02-26]專家:培育國際一流民辦學校可借鑒國外先進經驗
- [ 11-07]中國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 [ 05-30]資本助推民辦福建民辦教育升級 教育質量是競爭的法寶
- [ 01-29]2015年福建生產總值預計將增長約10% 為民辦好21件實事
- [ 07-04]貴州幼兒園數量民辦達6成 將保障民辦公辦平等地位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