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成為各地各部門廣泛共識
2018-03-05 07:50: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趙舒文 |
分享到:
|
“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成為各地各部門廣泛共識 政府依法行政 社會奉法行事(法治公眾號) 要說全國兩會的熱詞,“法治政府”無疑是其中之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這5年來,從權責清單出臺到規范“紅頭文件”,從政務公開到執法規范化,法治政府建設,正在闊步前進。 每項職權都要有法律依據 2014年初,國務院各部門的官方網站上,悄然出現一張張部門行政審批事項清單。這是中央政府首次曬出權力清單、亮出權力家底。依法行政首先要職權法定,建設法治政府首先要厘清權力的邊界。從此,越來越多的權責清單進入公眾視野。 “任何一項職權都必須要有法律依據。只有不斷推進政府機構、職能、權限、程序和責任法定化,權力行使才不會越位、錯位和失位。”安徽省滁州市市長許繼偉代表說,“這些年,我們著力摸清行政權力底數、繪制權力運行流程圖表,并且緊密聯系實際適時動態調整,通過清權、確權、曬權、制權等一系列舉措,實現了清單之外無權力,遏制了政府部門的不作為、亂作為,增強了群眾對政府的信任感和滿意度。” 在江蘇溧陽,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早已成為政府工作人員的工作指南,也成為當地群眾辦事的參考指引。“制訂和公布清單的過程,既是一個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接受社會公眾監督的過程,也是一個查找問題、完善法律法規、更好推進政府工作的過程。”江蘇省溧陽市市長徐華勤代表舉例說,“我們通過規范政府合同管理等事項,進一步完善了土地審批后監管制度,為社會提供更加優質的政務服務。” 權由法定、權責一致、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近年來,這些理念越來越成為各地各部門的廣泛共識。截至目前,全國所有省市縣三級政府部門均公布了權責清單。 規范執法營造良好環境 政府是法律實施的重要責任主體。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關鍵就在于各級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行政、依法辦事。 楊蓉代表是山西太原公安局三橋派出所社區二中隊副中隊長,長期負責當地社區警務工作,每天同群眾打交道。“對待群眾,真心、熱心是基本要求,嚴格執法是重要原則,很多時候稍微注意自己的情緒和言行,就能避免沖突。”楊蓉說,“近年來公安機關深入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通過執法制度體系的不斷完善,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教育,使公安民警敢于執法、善于執法,讓群眾感到有尊嚴、很溫暖。” 權力是一把雙刃劍,執法得當可以造福社會,一旦濫用就會侵害群眾權益。近年來,各地各部門著力建立健全權力運行監督體系,通過黨內監督、司法監督、政務公開等一系列舉措,確保嚴格執法落到實處。 “近年來,農村發展步入快車道。如果沒有規范嚴格的執法,村莊的發展就不會健康有序。”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五四村黨總支書記孫國文代表說,他所在的村近年來在推進耕地流轉、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引進特色農業生產基地、發展整村旅游等工作中,對于工作人員濫用執法權、違法行政等問題加強了普法教育,注重源頭防范。 法治觀念成為自覺選擇 嚴格依法行政、依法辦事,是一場治理的革新,也是理念的革新。不少代表委員們認為,全面深化改革有了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為自覺選擇,法治的引領和規范,正在不斷提高我們黨治國理政的能力水平,為廣大群眾帶來越來越多的福祉。 吉林省律師協會會長、吉林功承律師事務所主任遲日大委員長期擔任吉林省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法律顧問。“法律顧問為政府工作及時提供合法性審查,這已成為一項制度化、常態化的程序安排。”遲日大說,“吉林省政府常務會每次都會設置一個法律顧問座位,會議結束前都會聽取法律顧問的意見建議,如果有問題,我們就現場提出。” 近年來,各級政府部門及工作人員越來越重視法律、精通法律,法治觀念日漸入腦入心。特別是在“放管服”改革過程中,群眾辦事更便捷了,同時制度規章也更完善了,政務服務更規范了。 “以前很多時候辦事首先想到的是托人找關系,現在真的只需要上網找一找辦事流程就可以了。只要按照制度辦,就不會有麻煩。”山西省工商聯副主席、藍頓旭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郝旭代表用“立竿見影”評價這5年法治政府建設帶來的深刻變化,“政府應該成為全社會守法的榜樣。在全面依法治國的今天,政府越是帶頭厲行法治,全社會就越會信任法治、踐行法治。” 《人民日報》(2018年03月05日14版) |
相關閱讀:
- [ 03-01]最高法:為鄉村振興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 [ 02-28]新氣象,開創民主法治新局面——從2018年兩會看全面依法治國新實踐
- [ 02-23]提高全民族法治素養 以人民為中心深化依法治國實踐
- [ 01-26]福州深入推進依法治市進程 讓百姓共享法治成果
- [ 01-25]臺籍律師:樹立法治觀念保障臺商臺胞合法權益
- [ 01-22]法治的溫度,平安的基礎——2017年政法機關辦的“暖心事兒”
- [ 01-21]政法機關打出系列“組合拳” 營造清朗創新創業法治環境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