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3月15日電(記者 吳振東 仇逸)《上海市高等教育促進條例》15日起正式實施。作為我國第一部促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地方性法規,《條例》明確高等教育“應當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規定政府支持保障措施,促進高校分類發展,確保高等教育投入與教師收入穩定增長。 《條例》由上海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二次會議于2017年12月28日通過,共五十二條。 《條例》明確,高等教育應當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思想價值引領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高等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情況,應當作為高等教育質量評價的首要內容;高等學校應將師德表現作為職務評聘和考核評價的首要條件,提高教學業績在職務評聘和考核評價中的比重。 近年來,上海市率先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陸續出臺了高等教育布局結構與發展、高等學校學科發展與優化布局等一系列規劃。《條例》將改革的經驗和成果予以固化,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條例》明確,市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嚴格執行本市高等教育發展規劃,將規劃作為高校設置調整、資源配置、基本建設和條件保障的依據。 國家《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提出,要研究制定高等學校分類設置標準,制定分類管理辦法。《條例》則強化了分類管理、精準定位理念,明確市教育、發展改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編制、財政等部門應當按照市人民政府舉辦的高等學校(地方公辦高校)在分類發展體系中的定位,確定其辦學規模、人員配置標準、財政經費投入等事項,并根據辦學水平分類績效評價結果進行動態調整。 在高校經費投入與收入分配上,《條例》提出,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增長機制,確保高等教育財政經費投入持續穩定增長;科學核定地方公辦高校績效工資總量,建立正常增長機制,確保教師收入逐步增長。 |
相關閱讀:
- [ 01-30]中國高等教育領域首個教學質量“國標”出爐
- [ 01-16]【圖解臺灣】臺灣高等教育寒潮來襲
- [ 01-11]專訪:中國高校的成功可以成為各國學習的榜樣
- [ 01-11]越來越多人選擇來中國留學
- [ 01-06]從“扎堆”出國到“拼命”回國,留學“香餑餑”美國還能香多久?
- [ 11-14]教育專家:中國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發生轉變
- [ 09-30]美中情局招俄語雇員:要求美國公民 受過高等教育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