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購并舉”還需邁過幾道坎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讓廣大人民群眾早日實現安居宜居”。從“買房住”到“租房住”,從住有所居到安居宜居……近年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觀念正在深入人心。各地圍繞“房住不炒”不斷進行調控,同時加快建設和培育保障性住房及租賃住房市場,嚴格防控房地產市場風險。 然而,重售輕租,租購難以同權等問題仍然待解。“租購并舉”還面臨幾道坎?怎么補齊租房短板?全國兩會期間,《工人日報》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部分代表委員。 重售輕租,購買意愿強過租賃意愿 “年輕人剛剛參加工作,或者剛到一個新地方,租房是個不錯的選擇,等經濟條件好轉后再考慮買房。”北京林達投資集團創始人李曉林代表說,“租購并舉”制度正好解決了這些人的居住問題。然而事實上,更多人愿意買房。重售輕租,購買意愿明顯強過租賃意愿。 “目前,發達國家一般有1/3以上的人口通過租房解決居住問題,而在我國,這一比例還不到1/5。”在房天下董事長莫天全委員看來,租購并舉,重點在租、短板也在租。除了“置業觀”的差別外,更直接的原因在于發達國家租房市場比較完善。“相比其他國家,我國租賃市場還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 有數據顯示,北上廣等城市中,租房族的人均房租支出已超2000元。廈門、杭州、合肥等34個城市租房收入比已在25%至45%之間,北京、上海等城市則超過45%。這意味著一些城市居民家庭收入的近一半,花在了房租上。 “房租居高不下,出現買房難,租房也難的情況。加上租房市場不夠完善,尤其是很多社會福利和住房掛鉤。”莫天全委員表示,要改變人們的住房消費觀念和行為,還需要在這些方面下功夫。 |
相關閱讀:
- [ 01-19]廣州首提“學位到房”方案 租的房也能當學區房
- [ 10-31]“租購同權”或是誤讀 專家稱法律上不可能完全同權
- [ 08-28]租購房同權:通往住房市場長效機制之門
- [ 08-22]九城住房租賃試點方案亮相:“購租同權”擴圍
- [ 08-02]鄭州群租房水漲船高 去年800租單間今年只能租床
- [ 07-21]廣州“租購同權”向外來人口傳達善意 受益人群有限
- [ 07-21]評論:“租購同權”是社會進步的腳步聲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