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工作人員正在給民眾介紹iPhone8手機新功能。中新社記者 張云攝 蘋果用戶隱私咋泄露的?專家分析有兩種途徑 本報記者 何星輝 實 習 生 洪 永 撥打蘋果公司的官方咨詢電話,卻因為和“技術顧問”發生了口角,個人信息遭到竊取,還被威脅要將個人資料和信息“分享”出去……3月初,網友“@美國往事1999”在微博上發文,公布相關錄音及截圖證據,矛頭直指蘋果官方。4月5日,科技日報記者給蘋果方面發出采訪郵件,未得到回復。針對用戶反映的隱私泄露問題,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北京郵電大學辛陽副教授分析有兩種情況。 3月5日,網友“@美國往事1999”在個人微博上發表長文,直指遭到“蘋果官方技術顧問”威脅并非法竊取個人信息。按照“@美國往事1999”的說法,2月28日15時55分,他撥打蘋果客服熱線4006668800 咨詢icloud相關事宜,但是電話轉接到的一名男性“技術顧問”態度很敷衍,為此雙方發生了口角。此后,“技術顧問”入侵他的icloud,往他的三個郵箱各發送一封郵件,并威脅要把他的個人資料和信息分享出去。在投訴沒有得到滿意回復后,這位網友在微博上公布了與這名“技術顧問”的通話錄音及相關截圖證據,并最終選擇了報警。 針對“@美國往事1999”反映的情況,4月5日,科技日報記者給蘋果官網上的媒體聯絡郵箱發去采訪郵件,要求核實相關情況,但截至發稿時,沒有接到蘋果方面的任何反饋。此前,蘋果方面曾通過媒體發出聲明,表達了捍衛用戶隱私的意愿,同時強調,任何一個蘋果技術顧問均無法訪問顧客的密碼、電子郵件內容和照片等隱私信息,蘋果確保自己員工和第三方團隊遵守與客戶聯系交流時候的標準。在聲明中,蘋果方面表示,將與這位用戶一同調查此事,但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此事沒有進一步的消息。 對此,貴州慎行律師事務所金家特律師說,從目前的情況看,“@美國往事1999”的個人信息顯然受到了侵犯,如果該用戶有證據能夠證明是蘋果公司的客服利用職務之便給他造成了相關的損失,那么他可以提起民事訴訟,蘋果公司也脫不了干系。如果涉嫌犯罪,造成其他嚴重的后果,公安機關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辛陽表示,對于一個公司來講,獲取自己公司用戶的個人隱私資料是非常容易的,但也應該看到,用戶隱私信息的泄露可能是多方面的。具體到該事件中,“技術顧問”掌握用戶個人隱私,除了利用職務便利從iCloud中竊取這種可能性之外,也有可能是通過用戶的ID,郵箱名、手機號等可以公開的信息作為檢索,從網上的社工庫中購買獲得。辛陽建議,在隱私保護上,用戶處于弱勢地位,除了依靠行業自律,也需要國家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以做出相應的引導和監督。 |
相關閱讀:
- [ 03-28]九成網絡詐騙因信息泄露 信息“裸奔”該如何管控?
- [ 12-13]北京市30家醫院將共享病歷 患者無需攜帶紙質版病歷
- [ 12-05]政府網站泄露隱私受關注 各地整改升級保護機制
- [ 11-27]快遞公司試水隱私面單 用戶隱私不再“裸奔”
- [ 11-21]“數字藥片”追蹤病患用藥狀況:健康優先于隱私?
- [ 11-10]“私生飯”現象頻發侵犯藝人隱私 折射行業不規范
- [ 11-07]電子病歷想說共享不容易 監管尚存在管理漏洞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