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新視野】構建民族偉大復興同心圓
2018-04-25 16:00:56? ?來源:求是網 責任編輯:林晨 林雯晶 |
分享到:
|
“高掌遠跖,以流河曲。”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高屋建瓴、大氣磅礴,站在人類歷史發展和黨和國家事業全局高度,深刻回答了事關網信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把握信息革命歷史機遇、加強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加快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明確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安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目標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總書記強調,必須敏銳抓住信息化發展的歷史機遇,加強網上正面宣傳,維護網絡安全,旗幟鮮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團結、凝聚億萬網民。 互聯網已成為人們傳播和接受信息的主渠道,也成為不同價值觀角逐的主戰場。自從接入互聯網起,我們就堅持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讓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網絡空間是虛擬的,但運用網絡空間的主體是現實的,大家都應該遵守法律,明確各方權利義務。要加強網絡倫理、網絡文明建設,發揮道德教化引導作用,用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滋養網絡空間、修復網絡生態。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誰都不愿生活在一個充斥著虛假、詐騙、攻擊、謾罵、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間。一方面,要依法阻止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煽動民族宗教仇恨和恐怖主義,以及色情暴力血腥等違法違規信息;另一方面,也要發揮輿論監督包括互聯網監督的作用,領導干部要走好網絡群眾路線,歡迎善意的批評。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需要全社會方方面面同心干,需要全國各族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如果一個社會沒有共同理想,沒有共同目標,沒有共同價值觀,整天亂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辦不成。尤其是在互聯網新聞信息發展的自媒體階段,內容生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媒體主要是記者或者專業人士生產內容,而自媒體主要是用戶生產內容。一方面,各類直播平臺蓬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互聯網新聞信息發展的繁榮;但另一方面,用戶生產的海量內容與算法不透明和算法治理跟不上相疊加,就會導致大量低俗或者違法內容的產生。而這種情況,也給監管部門帶來了新的挑戰,倒逼監管理念和監管手段的革新。在監管上要從原先注重結果導向理念,轉向從源頭到結果全鏈條監管的理念,尤其是要重視人工智能算法的治理,從根本上改變互聯網新聞信息生產的生態。同時也要注意走群眾路線,建立更具響應能力和回應能力的舉報渠道,努力把億萬群眾吸納到互聯網新聞信息的監管過程之中。互聯網新聞信息企業,也要端正自己的三觀,以更具社會責任感的方式來進行運營。只有監管部門、互聯網信用信息平臺、內容生產者,以及億萬網民共同努力,建立協同治理的綜合治理機制,才能從根本上改良互聯網新聞信息生態。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黨的十八大以來,有關部門著力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和管理,《網絡安全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行政執法程序規定》等一批內容治理規范性文件出臺實施,網上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網絡空間日漸清朗,但涉黃涉恐涉爆違法違規信息治理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因此,要提高網絡綜合治理能力,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管理、企業履責、社會監督、網民自律等多主體參與,經濟、法律、技術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綜合治網格局;還必須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網上宣傳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創新,把握好時度效,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更好凝聚社會共識,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作者:中國社會學科學法學研究所研究員、《環球法律評論》雜志副主編、博士生導師) ![]() |
相關閱讀:
- [ 04-17]寧死不屈的勞工律師——施洋(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 [ 04-16]新華時評:實現民族復興的宣言書
- [ 04-11]中國時速250公里復興號標準動車組樣車有望年內下線
- [ 04-10]全國鐵路今調圖:復興號擴容 這些地區出行更便捷
- [ 04-08]鐵路調圖提升的不僅是速度 繼續挖掘貨物運輸潛力
- [ 04-06]“革命軍中馬前卒”——鄒容(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 [ 04-02]全國鐵路10日起調圖 京滬最快4小時18分可達
- [ 03-30]新時代 奮斗正當時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