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是美國重啟因伊核協議而豁免的對伊第一批制裁生效的日期。圍繞伊核問題的爭端已讓地區局勢不斷緊張。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以來對伊朗一直強硬施壓,但近日態度突變,聲稱愿與伊方領導人會面。而從伊朗的反應來看,伊方并沒有拒絕與美方對話。 有分析認為,特朗普聲稱愿與伊方領導人會面,是在運用談判策略探尋對方態度和底線,尋求利益最大化。目前,雙方重啟談判仍將面臨多重障礙,這包括兩國政治環境很難支持迅速對話等。 美國——降低調門,要求伊朗先“改變”、再會晤 特朗普7月30日表示,他愿意在“不設前提條件”的情況下與伊朗總統魯哈尼會面。他表示,不會為美伊領導人會面設定任何“前提條件”,會面可以在“任何時候”舉行。此后特朗普在佛羅里達州坦帕舉行的一場集會時再次釋放愿同伊朗進行對話的意愿。 這是繼此前一周與魯哈尼“互放狠話”后,特朗普對伊朗的“調門”率先出現軟化。魯哈尼7月22日警告特朗普,如果美國與伊朗爆發戰爭,將是“所有戰爭之母”。同一天,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回應稱“永遠不要再威脅美國,否則你將面臨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后果”,暗指美國有可能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而7月24日,特朗普在密蘇里州堪薩斯城卻說,正準備與伊朗達成“真正的協議”,“與先前(美國)政府達成的協議不一樣”。 美聯社報道稱,特朗普最近的言論顯示,共和黨政府似乎正準備迫使伊朗與美國重新談判。 就在特朗普拋出橄欖枝后,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加雷特·馬奎斯立即發表聲明說,美國不會解除對伊朗的制裁或與伊朗重新建立全面外交和商業關系,除非伊朗的“政策出現明確、經過證實以及持續的轉變”。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也跟著提出“條件”,他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稱,伊朗需要“徹底改變對待民眾的方式”“減少惡意行為”,認同“值得加入一項防止核擴散協議”,在此前提下,特朗普隨時準備和伊朗人坐下來會談。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一改此前對伊強硬姿態,很可能是在運用談判策略探尋對方底線,尋求利益最大化。到目前為止,特朗普“胡蘿卜加大棒”的談判技巧并沒有奏效。但他仍然沒有放棄同魯哈尼會面的希望。8月4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再次發布前后矛盾的推文:“伊朗及其經濟情況都在迅速惡化。我見或不見都不重要——這取決于他們(伊朗)!” 伊朗——談判是可能的,前提是美方重返伊核協議 就特朗普所說的“會面”,魯哈尼的顧問哈比德·阿布—塔利比回應稱,美方先重返伊核協議再說。阿布—塔利比在社交媒體指出:美方應“尊重伊朗的權利”“減少敵對行為”“重返伊核協議”,上述舉措“可為伊朗和美國之間困難重重的談判鋪平道路”。 據伊朗《德黑蘭時報》8月5日報道,伊朗議會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委員會發言人阿里·胡什魯迪4日再次強調指出,如果華盛頓向德黑蘭道歉,并決定重返2015年簽署的伊核協議,那么,伊朗與美國的談判是可能的。這是伊朗官方針對特朗普有關“會面”所做出的最新回應。 伊朗外交部長扎里夫也強調說,伊朗有能力應對美國的制裁,度過“危急”時刻。“威脅、制裁和對伊朗的任何公關手段都無濟于事,請試著尊重伊朗人,尊重國際承諾。” 與此同時,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賈法里8月1日發表致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公開信,稱不會允許政府與美國談判。賈法里說,美國多位前總統都比特朗普了解伊朗,伊朗人民不懼威脅,將會團結一致,共御外敵。 中東媒體分析說,從伊朗官方不同級別官員的前后表態可以看出,伊朗對與美方談判的立場已有所松動。 美國今年5月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后,重啟對伊制裁,并要求各國11月起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隨著美國重啟制裁,伊朗經濟受到較大沖擊。西方媒體估計,受美方制裁影響,伊朗原油出口量至今年年底可能減少2/3。如果能通過談判改善與美國的關系,解決伊核問題,對伊朗來說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輿論——伊核問題的解決應回歸外交和談判軌道 目前,美伊兩國領導人何時能坐下來重談伊核協議尚不明朗,這也成為美國政府中期選舉前在外交上的一大考驗。 伊朗官方表示,若伊朗方面在協議中的利益得不到維護將退出協議。《華爾街日報》網站近日刊文稱,據幾位歐洲官員表示,法英德政府已告訴伊朗,它們正在與本國央行探討激活伊朗央行賬戶的可能性,試圖打開一條金融渠道,以維持伊核協議。此舉是歐洲能夠兌現其承諾、采取切實的經濟措施來維持伊核協議的第一個具體跡象,但這可能會破壞美國政府在經濟上孤立德黑蘭的努力,使美國同歐洲盟友關系趨于緊張。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近日表示,盡管美國拒絕發放豁免權,但歐盟仍決心堅持到底。 眼下,鑒于美伊關系緊張,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霍爾木茲海峽上。一旦兩國擦槍走火,將對世界政治經濟局勢產生巨大影響。對美方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化解伊朗可能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帶來的威脅。 8月2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稱,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預計很快將在波斯灣舉行大規模海上軍事演習,這一軍演將向美國展示伊朗全面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能力。然而,伊朗迄今暫未開始美國宣揚的軍演。埃及《消息報》稱,在海灣地區波譎云詭的節骨眼上,伊朗沒有像美國媒體渲染的那樣進行大規模軍演是“明智之舉”,伊朗這一松動立場的靈活舉措,避免給美國以伊朗炫耀武力、試圖以軍事手段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口實。 圍繞伊核協議,美伊的爭執給地區局勢平添不少火藥味,讓本已錯綜復雜、戰亂難平的中東局勢更加緊張。一些中東媒體指出,美國和伊朗之間的矛盾是結構性的。目前雙方重啟談判仍將面臨多重障礙,特別是兩國政治環境很難支持迅速對話。當前伊朗政府中如有任何人試圖與特朗普聯系,都會受到批評。而美國方面,如果特朗普與魯哈尼會面,也必然遭受國內鷹派和沙特阿拉伯、以色列等盟友批評。這決定了伊核問題的解決將是困難重重。 有評論指出,如果局勢一旦失控,美伊將兩敗俱傷。這種結局,各方都不愿看到。這說明,伊核問題的解決應該回歸外交和談判軌道,而非單邊施壓。(記者高石 黃培昭) |
相關閱讀:
- [ 07-30]美要建“阿拉伯版北約”牽制伊朗 將使美伊關系更加惡化
- [ 07-26]美伊“核糾纏”不休
- [ 06-06]土耳其外長說將與美伊合作打擊庫爾德工人黨武裝
- [ 05-08]美伊對抗加劇影響幾何
- [ 08-16]有生之年狹路相逢14次!美伊海空“斗法”
- [ 10-10]伊核協議生變數,美伊關系“痛點”難解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