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 曾俊)前日下午,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獻禮電視劇《大江大河》研討會在上海舉行。來自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資深媒體人、文藝評論家們圍繞該劇的創作,從人物塑造、時代感營造、細節描寫、情感渲染、主題表達等多個角度切入,對這部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現實主義精品進行深度剖析和探討。 《大江大河》以宋運輝(王凱飾)、雷東寶(楊爍飾)、楊巡(董子健飾)、宋運萍(童瑤飾)四個主要人物的命運起伏為線索,生動地再現了從1978年至1988年改革開放的第一個十年里,國營經濟、集體經濟、個體經濟的代表們的奮斗歷程。從12月10日播出到1月4日收官,《大江大河》收獲了收視與口碑的雙豐收,作為該劇制片人,侯鴻亮認為,“《大江大河》取得了一些成績表明,主旋律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最強音,一個主旋律作品的社會影響是良性的,它的整個經濟收入是良性的,也一定能鼓勵更多創作團隊、內容公司來拍攝這類型的項目。” 對于“主旋律”大劇《大江大河》為何能收獲主流受眾的青睞,又能被主流市場接受,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尹鴻認為,“該劇蘊涵了深厚的現實主義創作力量,無論是服裝、化妝、道具,包括人物為角色設計的小動作等,都還原了劇中所處的年代背景。” 該劇播出后,在90甚至00后年輕群體中引發共鳴,也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真正優秀的主旋律作品能得到社會各個階層,特別是年輕觀眾的追捧,對此上海大學副教授、博導齊偉認為,“這部劇與90甚至00后形成良好的對話關系,對于這個觀眾群體來說,文化自信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因為伴隨著整個改革開放的進程,他們是作為受惠者,或者是作為承載者而出現的,《大江大河》這樣一部作品能夠為我們找尋這份強大的文化自信。” 侯鴻亮表示,有了第一部的成功,第二部的創作壓力會很大,但會努力做好。會上,《大江大河》第二部的籌備情況也首次對外界公布,導演孔笙表示,該劇目前正處于深度采訪和劇本大綱階段,計劃先把劇本做扎實,希望在下半年合適的時候開機,并在明年交出完整的作品,讓大家滿意。 |
相關閱讀:
- [ 01-16]《大江大河》第二部劇本大綱階段已完成 2020年有望播出
- [ 01-07]《大江大河》收官 有質感有溫度,正劇走出新路
- [ 01-04]《大江大河》:把思想拍得生動,是為最大成功
- [ 01-04]《大江大河》這樣精摳時代細節
- [ 01-02]《大江大河》好評如潮 帶著情感去拍,讓觀眾有共鳴
- [ 01-02]《大江大河》引發改革開放主題影視創作熱議
- [ 01-02]呵護40年集體記憶——《大江大河》引發改革開放主題影視創作熱議
- [ 01-01]《大江大河》劇情推進聚焦“誠信” 楊巡引熱議
- [ 12-27]電視劇《大江大河》持續引發熱捧 單日網絡播放量破億次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