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 新華社記者 吳黎明 陳俊俠 折磨法國三個多月的“黃馬甲”示威運動日前出現轉折:一是民調顯示56%的受訪者認為“黃馬甲”運動應該停止,首次超過半數;二是總統馬克龍的支持率恢復到“黃馬甲”運動爆發前的水平。 “黃馬甲”運動由馬克龍政府上調燃油稅引發,此后很多社會各界人士加入運動,表達不滿情緒,提出多樣訴求,有法國專家把這一運動歸結為“怨恨、憤怒、羞辱和絕望的大聯合”。從深層原因看,這一運動折射出經濟增長乏力、民眾獲得感缺失、財富分配不公等法國社會長期存在的頑疾。 時間是最好的清醒劑。抗議運動從初期的動輒一二十萬人上街,到上周末全國總共不到5萬人,趨冷趨勢明顯,很能說明問題。 一是表達不滿與憤怒的方式應當合理合法,不能訴諸暴力。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黃馬甲”運動已超出和平示威范疇,夾雜相當多的暴力,社會秩序遭到破壞,國家經濟受損,民眾反感情緒日益上升。包括一些曾經的“黃馬甲”運動參與者都認識到,抗議涉暴并持續蔓延只會讓國家的整體利益和民眾個人利益受損,越來越多的人退出了抗議。暴力解決不了問題,只會讓社會越來越亂,讓經濟越來越差,形成負面循環。這與絕大多數民眾的初衷、政府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馳。 二是回歸理性、冷靜反思、展開對話是化解分歧、解決問題的正確路徑。歐洲輿論普遍認為,“黃馬甲”運動趨冷與政府放下身段發動全民大討論有關。自上月中旬開始,馬克龍政府在全國范圍內舉行各種辯論活動,對民眾呼聲作出及時回應,一定程度上安撫了民意。這一姿態逐漸贏得了不少民眾的信任。 擴大視野不難發現,法國面臨的問題和矛盾也是不少歐洲國家面臨的問題和矛盾。眼下,法國人開始抖落“黃馬甲”,冷靜下來反思自己,采取有效措施讓理性回歸、讓秩序回歸,這不僅對法國有利,對整個歐洲也有啟示作用。 |
相關閱讀:
- [ 02-27]馬克龍批評“黃馬甲”暴力游行
- [ 02-18]國際觀察:“黃馬甲”運動滿三月 法國政府何時走出困境
- [ 01-30]脫歐、黃馬甲、政府關門——歐美治理困境面面觀
- [ 01-15]比利時“黃馬甲”示威者遭卡車沖撞肇事嫌犯落網
- [ 01-09]硬對“黃馬甲” 法國擬立法嚴懲暴力示威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