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張雪泓 近期,全國各地接連發生高空拋物致人傷亡事件,北京雖然沒有發生類似傷亡情況,但也相繼發生數起高空拋物事件。對此,北京市公安局組織相關單位成立專班,針對高空拋物案事件加大調查處理力度。7月25日以來,先后查處5起高空拋物案件,刑事拘留2人,行政處罰1人,批評教育3人。 7月26日,一群眾報警稱,朝陽區某小區內有人向樓下拋撒物品。警方迅速進行調查走訪,查明系情侶周某(男,24歲)、李某(女,28歲)在位于12層的家中發生爭吵后,因情緒激動向樓下拋撒酒瓶等物品。目前,二人因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朝陽分局依法刑事拘留。7月29日,有群眾報警稱,朝陽區某小區內有人從樓上拋擲雜物。民警經調查,發現系張某某(女,24歲)因下雨不愿下樓扔垃圾,便將餐盒、塑料杯等廚余垃圾從9樓窗戶直接扔下,掉落在三層平臺處。后張某某因擾亂公共場所秩序,被朝陽分局依法予以行政處罰。 辦案民警在工作中發現,高空拋物行為中還存在一種情形,即未成年人頑皮好奇所為。7月25日,豐臺區某小區內,一名7歲男童在家中陽臺玩耍時,將家用工具拋至樓下。鑒于行為人未達到法定責任年齡,且未造成人員傷亡以及財產損失等后果,警方已依法責成其監護人嚴加看管。 北京警方提示,高空拋物是違法犯罪行為,嚴重威脅他人生命財產安全,肇事者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住戶應及時清理陽臺、窗臺上的擺放物品及室外懸掛物,檢查窗戶、空調室外機支架是否牢固,防止高空墜物事件的發生。特別是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要做好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管理,防止意外情況發生。 |
相關閱讀:
- [ 08-27]高空拋物條款首修:欲破“連坐”難題 明確誰侵權誰擔責
- [ 08-27]“高空拋物”問題細節:誰是調查主體 “依法”調查依什么法?
- [ 08-23]“高空拋物墜物”新規,厘清責任彰顯公平
- [ 08-22]高空拋物墜物令人驚心!立法如何回應公眾關切?
- [ 08-2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首次亮相 回應“高空拋物墜物”等熱點問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