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二:調整掛靠油品的目的是什么? 周大地:與百姓關系不大,主要目的是阻擊“投機倒把” 周大地說,真正影響成品油價格實際上是進口原油的價格變動,從2009年開始,國內成品油定價以三地(迪拜、布倫特、辛塔)原油價格作為參考。新成品油定價機制這次對掛靠油價做了一些調整,但實際上這對老百姓來講沒有多大的意義,只有石油經營的人才會去跟蹤油價。 周大地表示,過去的油價跟蹤過于透明,有的人會利用公式來提前計算做一些投機行為,可能囤積、惜售或拋售等。另一方面,中國石油進口來源很多,現在三地的油價已經不能完全反映中國進口石油的成本變化了。新機制不公開說掛靠油品的參考值,對一般消費者來講沒有什么影響,卻可以避免部分人投機倒把帶來的價格上漲。 疑問三:為什么有兩種情況油價不調整或少調整? 周大地:會過濾掉一些震蕩,對消費者和生產者都有好處 按照新機制要求,如果當汽、柴油的漲跌折合到每升調價金額不足5分錢,零售價格暫不作調整。另外,當國內價格總水平出現顯著上漲或發生重大突發事件,以及國際市場油價短時內出現劇烈上漲等特殊情形時,可以暫停、延遲調價,或縮小調價幅度。 周大地說,如果國際油價出現罕見大幅度漲跌,國內油價飆漲后又突降,會造成很多麻煩,政府是要把這種跳躍式的短期波動過濾掉。如果出現成倍上漲,國家會采取措施緩解這種漲價的壓力,使大家有一個喘氣過度的過程。這是從政策上留了余地,實際上對消費者和生產者都有好處的事情。 疑問四:中國油價為什么比美國還高? 周大地:美國粗放式鼓勵石油消費,油內含稅比中國少 周大地說,中美成品油價約2元/升差距主要是因為稅收在油價中所占比例不同導致。美國的長期政策是鼓勵石油消費,油價中稅收占比在13%-16%,中國油價中稅收占比超30%,汽柴油還分別有1元和0.8元的消費稅。 周大地說,雖然美國石油價格便宜,但現在污染如此嚴重,中國更不該走美國粗放式鼓勵石油消費的老路,要向鼓勵節能減排的歐盟、日本學習可持續發展。中國應該從技術創新角度去想辦法節能減排,日本出產的汽車都有省油的特點,就是長期執行油價高賦稅的結果。(完) |
相關閱讀:
- [ 03-27]新機制讓中國成品油消費者少了“尷尬”多了“保護”
- [ 03-27]成品油定價機制市場化:調價周期縮短 陣痛或難免
- [ 03-27]成品油拔得新一輪資源價改頭籌 兩桶油最終受益
- [ 03-27]成品油新機制出臺 十天一調緊跟國際油價變化
- [ 03-27]2013年成品油價第一次下調后各地油價排行榜
- [ 03-27]成品油定價新機制出臺 專家稱將緩解跟漲不跟跌
- [ 03-26]民意催生新版油價機制 將減少“跟漲不跟跌”現象
- [ 03-26]中國成品油定價進入約兩周一調"常態化"階段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