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機構稱部分地方部門三公數據真實性待考察
2013-04-09 07:03? 趙劍云?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一些項目完全沒有公開 統計結果顯示,一般預算產權參股支出總額及按投資項目分列的支出數額、按債權人性質分列的債務收入數額以及一般預算基金累計債務總額以及累計內債、累計外債金額等19項,信息完全沒有公開,在113個透明度項目中的占比約16.81%。 在透明度得分最低的國有企業基金這一大項中,各省各國有企業的財務狀況和財務成果完全沒有任何公開的信息。 14個省份廳局未公開“三公”經費 地方“三公”經費公開的真實性有待考察 今年,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首次對全國31個省份(不包括港澳臺地區)的“三公”經費公開情況作了調查與評估,并推出《省級政府部門“三公”經費透明度特別評估》。 在所有的政府部門中,課題組選擇了辦公廳、財政廳、發改委等30個與社會公眾的聯系較大的省級單位作為調查評估對象。調查方式為網上查找,課題組登錄各個政府部門的正規網站,查找是否公開了“三公”經費;查找范圍包括2011年“三公”經費決算和2012年“三公”經費預算的公開情況。 評估結果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有17個省份公開了“三公”經費,但公開的部門數量不盡相同,多的有29個,少的只有1個;有14個省份未公開“三公”經費,即在查找的30個部門范圍內,沒有一個部門公開“三公”經費。 2012年4月,中央要求省級政府在兩年內全面公開“三公”經費,即從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公開了“三公”經費即符合中央的意圖,但近一半的省份沒有公開“三公”經費,顯然與民眾的期望有較大差距。 “三公”經費14個省份廳局未公開 從各省份的查找結果來看,公開部門最多的是上海,30個部門中有29個在2011年和2012年都公開了“三公”經費;未公開的部門是物價局,這可能是因為上海市物價局內設于發改委的緣故,如考慮到這一因素,則上海市應屬于全部公開了。 值得一提的是,“三公”經費公開情況的好壞似乎與經濟發展水平沒有必然的聯系,經費發達地區如上海、北京公開的情況較好,但浙江、江蘇卻很差;經濟落后地區如貴州、甘肅公開的情況較差,但陜西、青海卻不錯。 商務廳公布最多 人大、政協公布最少 30個部門中,以2012年“三公”經費預算的公布情況為標準,“三公”經費公開最多的部門是商務廳,有11個省份的商務廳公開了“三公”經費;公開最少的部門是人大、政協和物價局,分別只有1個省份的該部門公開了“三公”經費。 |
相關閱讀:
- [ 04-08]重慶嚴控三公經費 確保2013年支出“零增長”
- [ 04-02]28市直部門曬"三公" 國土住建地稅等部門未交卷
- [ 03-28]政府別充冤大頭 “國家賬本”如何管住“大手大腳”
- [ 03-28]中華工商時報:“三公浪費”是誰的責任?
- [ 03-28]揚子晚報:消費低迷的罪魁絕不是嚴控“三公”
- [ 03-27]鄭州晚報:“三公經費絕非越少越好”說得太早了
- [ 03-25]遏制公款吃喝回潮 呼喚最細密監督
- [ 03-25]專家建議將三公消費與費用結算分離接受全民監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