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消費超標成頑癥 專家吁詳盡公開預決算細則
2013-04-22 07: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人民圖片 超標準、超范圍的公務接待,常常挪用專項資金或動用小金庫 兩菜一湯、饅頭米飯,少了觥籌交錯的虛華,吃飯變得輕松簡單——如今,這樣的情景在各地政府部門的食堂里并不鮮見。自中央出臺改進作風“八項規定”以來,此前備受社會關注、詬病的公款吃喝之風有所收斂:春節期間取消團拜宴請,公務接待嚴設標準,吃飯就在機關食堂,以“光盤”代替“剩宴”……一時間,原本公款消費集中的高檔飯店生意冷清,不得不調整市場定位,面向普通消費者,推出更多實惠的大眾家常菜。 中國烹飪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2013年春節前,天津餐飲企業承接的公務宴請數量相比去年同期大約下降30%,消費標準也只有以往的一半。 不過,也有部分公務接待和公款消費“改頭換面”,轉移到了更加隱蔽的高檔會所,消費標準不降反升。“這說明拿公務消費大手大腳已成頑癥,要根治,必須深挖根、下大力氣。”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說。 白景明指出,在公務接待方面,主要存在的問題是:一是超標準接待,隨意將普通用餐“升格”為宴請;二是超范圍接待,有些公務接待費用甚至花在了一些領導的“私務”上;三是挪用其他財政資金用于接待;四是動用小金庫用于吃喝。“超標準的公務接待不僅造成嚴重浪費,更會滋生腐敗,對全社會的不良影響很大。嚴控公務接待標準、狠剎奢靡腐敗之風,已經成為社會共識。” 公務接待講排場、比規格,表面是風氣,根源在制度。“公務接待超標準,主要原因是國家資源分配過多依賴人際關系,缺乏規則和制度上的約束。比如,下級政府接待上級政府官員,如果上級官員按規則辦事,下級就不必盛宴接待、費心討好了。其次財政制度不夠嚴格、不夠公開透明。不少單位都有非預算賬戶,即小金庫,很多招待費從這里出。也有地方政府讓地方企業招待,再給企業別的好處。”北京大學中國公共財政研究中心主任林雙林說。 |
相關閱讀:
- [ 04-19]受八項規定影響高檔茶“黃山毛峰”身價暴跌7萬
- [ 04-19]各地探索落實八項規定新路徑 公務接待走向規范化
- [ 04-16]媒體暗訪會所公款吃喝 服務員稱接待不少司長
- [ 04-15]改作風不能做表面文章
- [ 04-12]新規后中高端餐飲遇陣痛 亟待擺脫公款依賴
- [ 03-29]京華時報:八項規定如何管住九字經?
- [ 03-24]“八項規定”呼應三大現實 改作風保障實現中國夢
- [ 03-19]中央紀委對6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問題進行通報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