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項規定沖擊奢華風 專家吁完善制度應對“怪招”
2013-04-27 08:52? 馬學玲?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各地奇招不斷 高端消費行業轉型中謀出路 面對冷清的市場,個別高檔酒店推出上門服務。一些單位內部請客或企業請政府官員吃飯,高檔酒店可派廚師、服務員上門服務,現場制作海鮮類產品。其實,一些大型國企、實權部門已經開始改變消費策略,變外出請客為內部請客,重新裝修單位內部食堂的包間,高新聘請高檔飯店的廚師,以提高接待檔次。 與此同時,一些隱藏于高檔寫字樓、居民小區和公園里的私密會所悄然興起,以隱秘、高檔、會員制為賣點,成為新的高消費場所。據媒體報道,此類飯店很少為外人注意,消費一桌飯一般的幾千元上萬元,吸引了不少官員。 在建五星級酒店緊急停工改建為大型超市,曾主打鮑魚龍蝦的大酒店開賣12元套餐,高檔餐企自降身價做排檔,“貴族茶”降價千元讓利促銷,礦泉水瓶裝茅臺酒……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面對生死存亡,各地屢出奇招應對。 在嚴格落實“八項規定”、限制三公消費新政的影響下,被波及的行業之中,更多的則是丟掉幻想,放下身段,紛紛開始轉型謀求出路。諸如,山西力促高端餐飲告別奢華,回歸大眾。 對此,分析認為,“八項規定”等新政對中國高端餐飲業來說其實是個最大的機遇,以往跑偏的航行方向或將步入正軌。高端餐企要想在這場“寒流”中站穩腳跟,就必須打好轉型戰。 落實“八項規定”需制度保障 重在約束權力 對于部分公務接待和公款消費“改頭換面”、消費標準不降反升的新情況,分析認為,這說明拿公務消費大手大腳已成頑癥,要根治,必須深挖根、下大力氣。 “公務接待講排場、比規格,表面是風氣,根源在制度。”分析認為,公務接待超標準,主要原因是國家資源分配過多依賴人際關系,缺乏規則和制度上的約束。此外,財政制度不夠嚴格、不夠公開透明。 面對由明到暗的吃喝腐敗,不少專家學者和干部群眾都建議,政府有關管理部門要及時研究填補法律漏洞和監管空白。 “多年治理公款吃喝腐敗,效果不明顯,失之于重治標不治本。”基于此,分析認為,相關規定之間要協調、配合,不能留有制度漏洞,否則相關規定就會大打折扣。 具體而言,一是將公務接待預算公開化、透明化,杜絕暗箱操作和做假賬,主要領導必須承擔責任;二是加強審計和監督,每個機關單位都要定期向社會公布“三公”消費等經費預算、決算,超預算公款消費就是違法;三是規范公務接待標準,逐步使職務消費貨幣化,減少隱性開支,提高顯性收入。 分析認為,要保證“八項規定”的執行力,不是飯桌上抓個現行就能阻止,也不是出臺幾部規定就能解決,關鍵還是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完) |
相關閱讀:
- [ 04-27]部分私密會所藏于居民小區 消費一桌幾千上萬元
- [ 04-24]“八項規定”下的高消費寒冬 官場生意全面式微
- [ 04-22]公務消費超標成頑癥 專家吁詳盡公開預決算細則
- [ 04-19]受八項規定影響高檔茶“黃山毛峰”身價暴跌7萬
- [ 04-19]各地探索落實八項規定新路徑 公務接待走向規范化
- [ 04-16]媒體暗訪會所公款吃喝 服務員稱接待不少司長
- [ 04-15]改作風不能做表面文章
- [ 04-12]新規后中高端餐飲遇陣痛 亟待擺脫公款依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