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防被誤讀的城鎮化帶來中國式金融危機
www.fjnet.cn?2013-07-09 06:43? 王山山 劉硯青 王紅茹?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我來說兩句
不解決社會保障問題 城鎮化將不可持續 “很多人認為過去這30年,我們既然平均每年都可以增加一個百分點,那么20年以后,我們國家的城鎮化率就可以到70%。這種計算,表面看來很有道理,但實際是不科學、不現實的。”王豐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專訪時表示。 “我們按照每年城鎮化率提高1%計算,按照中現在的人口狀況,每年1%的城鎮化率意味著每年有1400萬人進城,那么20年后就意味著國至少要有將近3億人進入城市。”然而王豐特別強調,以我們現在農村的人口情況來看,未來20年根本不可能再有3億勞動力進城。 “現在的農村人口中,真正以務農為主的年輕勞動力已經不足30%,而且計劃生育的執行也讓現在和未來的農村人口越來越少。現在我們國家一年的出生人口數量大約在1600萬,未來根本不可能出現我們自己以為的每年1400萬人口進城。所以說這種以人口數量計算出來的城鎮化率是不可持續的。” “現在我們國家城市里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是52%,但是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只有34.5%。我們的城市里有2億多農民工和他們的家屬,我們把這些人集中到城市里,卻沒有給他們提供長遠的安置。”王豐說。 在他看來,政府關于將全面放開小城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逐步放寬大城市落戶條件的戶籍政策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外來人口的安置問題。“戶口本身沒有意義,大家之所以看重戶口,是因為看重戶口背后的那些福利。” “對流動人口來說,真正有意義的是住房、就業、醫療、養老和子女上學。”在王豐看來,雖然子女上學的問題現在政府正在慢慢解決,但是養老和醫療的問題處理起來會非常棘手。“因為這個牽扯到該誰付錢的問題。”王豐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我們現在沒有全國統一的養老和醫療制度,而且我們現在給流動人口所提供的養老和醫療水平很低。如果我們要把這些人的待遇提高到戶籍人口的檔次,那么這個錢該由誰來出?” 資源傾斜的城鎮化難以為繼 “這些年我們的城市建設用地增速飛快,但是這個數字也是不可持續的。”王豐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在2000年和2010年這兩次全國人口普查之間,我們國家的人口只增加了不到6%,但這10年間,北京市增加了42%的人口。“為什么北京的人口在10年內增長了這么多?因為我們最好的資源、各種的補助都在這里。但是這種攤大餅的形式卻造成了北京現在的水質、交通和空氣都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8]提高城鎮化質量需要五大突破
- [ 07-08]住建部專家 城鎮化致中國房價30年內將持續上漲
- [ 07-08]城鎮化水平不能以數字“論英雄”
- [ 07-08]如何紓解“拆遷暴富”之痛
- [ 07-06]2億城鎮常住人口無城市戶籍 難享同等社會福利
- [ 07-05]中國城市戶籍人口不足35% 專家提醒警惕偽城鎮化
- [ 07-05]2013年樓市十大關鍵詞 城鎮化、新國五條等上榜
- [ 07-05]2013年樓市十大關鍵詞 城鎮化、新國五條等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