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專家:看好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前景
www.fjnet.cn?2013-07-10 09:41? 丁大偉、孫廣勇、暨佩娟、韓碩、楊迅、劉軍國?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經濟能實現預期目標 陳抗認為,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是中國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過程中所必須經歷的“陣痛”,中國能否順利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將取決于中國領導人有多大的抗壓能力。中國經濟要從出口和投資拉動模式轉變為消費拉動模式,尤其要提高服務性消費,這就需要積極推動服務業企業、特別是服務業中小型企業的發展。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居民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泰國開泰研究中心專家披彬表示,中國市場是拉動泰國出口持續增長的主要動力,因此有關各方密切關注中國經濟形勢的變化。披彬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的多項指標開始放緩,尤其是制造業和出口增速明顯回落。由于面臨著世界經濟風險的不確定性,中國必須大力調整經濟結構以期在下半年實現與原定目標接近的經濟增速,并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下半年中國經濟仍面臨一定挑戰,但相信通過中國政府的努力,能夠確保今年經濟增長達到7.5%左右的目標。 伊萬·馬涅茲表示,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永遠維持超高速增長,中國經濟正在逐漸實現從注重速度到注重質量的轉變。任何國家經濟的轉變都會帶來“陣痛”,中國經濟規模大,其結構和增長模式的轉變肯定也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從目前來看,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從主要以出口和投資拉動向以出口、投資和內需共同拉動的轉變正在穩步進行中。為實現這一轉變,中國政府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是明智的做法。目前,中國政府正在引導流動性向更具增長潛力和戰略性的行業轉移。 隨著中國老齡化的進一步加劇,有人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增速下降是無法避免的。但東京大學教授吉川洋認為,生產人口增減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非常小。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今后中國農村人口還將不斷向城市遷移,對耐久消費品有著很旺盛的需求。中國經濟可能難以像以前那樣繼續保持10%以上的增速,但通過經濟增長模式轉變,在依靠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升級產業結構,中國經濟仍可以持續保持7%—8%的較高增速。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9]專家稱中國經濟轉型要先闖“政府過度干預”關
- [ 07-09]媒體析中國經濟五個新引擎 稱改革關鍵還需落實處
- [ 07-05]中國經濟“換擋”中速增長 大規模刺激或難再現
- [ 06-27]巴曙松: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政策重點轉向結構調整
- [ 06-20]狙擊、危機、契機?——財經作家談中國經濟何去何從
- [ 06-13]評論:鐵總負債2.66萬億不能“一免了之”
- [ 06-13]濟寧新城擅建“濕地高爾夫” 政府部門稱不知情
- [ 06-07]厲無畏:中國經濟仍有十幾年的高速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