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稱城鎮化應防止大躍進 避免過高地價推高房價
www.fjnet.cn?2013-07-16 06:48? 王紅茹?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我來說兩句
圍繞五大要素完善城鎮化改革 城鎮化應該圍繞五個要素進行改革,人、業(城鎮化要以產業為支撐,市民要有穩定的就業)、錢、地、房。 人的問題是如何市民化,人往哪里去。我們過去城鎮化往往是見物不見人,好像靠房地產開發造城,導致城市樓房化,就是城鎮化。還有土地的非農化。過去30年,土地城鎮化大大快于人的城鎮化,城市面積擴大了9.2倍,但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只增加了2.5倍,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只增加1.78倍,不到兩倍。2012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是52%,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只有35%,中間17%就是農民工。兩億多農民工,呈現出一種“半城鎮化”:戶籍在農村,就業在城市;家屬在農村,勞力在城市;積累在農村,收入在城市;根基在農村,生活在城市。 所以我們的人口流動呈“鐘擺式”和“候鳥型”,有人說這犧牲了三代人的幸福。 人如何市民化?絕不是戶籍就能解決市民化的問題。市民化要有穩定就業,享受公共服務,要安居,有地方住,以及觀念的改變。城鎮化需要產業支撐,需要人口集聚,需要城市的繁榮。 我們現在出現了大量的空城、鬼城,就是因為沒有產業支撐,也沒有人口集聚。所以,市民化的標志決不是改變戶籍,非常重要的是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向農民工的全覆蓋。 錢,我們要建立市民化的成本分擔機制。現在很多機構測算,一個農民工變成市民所需要的投入是10萬,因此要建立政府、企業、個人共同參與的市民化分擔機制。重慶現在每個農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是10萬,但是當地政府、企業、個人各承擔三分之一。 在政府這個層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分擔,建立農民工市民化的專項轉移支付。像東莞這個地方,80%是外來人口,要靠東莞自己來解決外來人口子女的教育問題是非常艱難的,所以迫切需要構建多層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成本分擔機制。 地,要確權流轉,集約使用。成都現在是能夠離土離鄉但是不離產權,所以現在要解決一個問題,有人覺得農民工進城以后,他享受了城市公共服務,同時他還有土地特別是宅基地和承包地,出現了“兩頭占”的問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9]農民工與城鎮化調查:近半進城農民工無社會保障
- [ 07-09]新型城鎮化諸多難題待解 以人為本重質量成共識
- [ 07-09]專家:提防被誤讀的城鎮化帶來中國式金融危機
- [ 07-08]提高城鎮化質量需要五大突破
- [ 07-06]2億城鎮常住人口無城市戶籍 難享同等社會福利
- [ 07-05]中國城市戶籍人口不足35% 專家提醒警惕偽城鎮化
- [ 07-01]新華網評:新型城鎮化是貪大求快的克星
- [ 06-30]城鎮化究竟靠市場,還是靠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