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記者關注三中全會改革動向 聚焦政策落實
2013-11-22 21:41? 劉旭?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11月22日電 (劉旭)“《決定》的起草過程中經過了怎樣的博弈和妥協?”“中國政府是否會通過公布官員財產來遏制腐???”在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22日主辦的解讀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系列講座上,中外記者就此前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稱“《決定》”)拋出自己所關注的問題。 中共中央黨校謝春濤教授圍繞“中國共產黨如何加強和完善對全面改革的領導”主題,與各國記者進行深度交流。 在近兩個小時的講座和交流過程中,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這一“新生”機構受到外國記者的關注。 在回答香港阿斯達克通訊社記者的相關問題時,謝春濤指出,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本身就表現出中共中央對改革的關注。如此大范圍的改革涉及經濟、社會諸多層面,必須有一個新的機構進行統籌協調。至于小組的具體職能,謝春濤建議,在中共中央公布詳細方案之前,媒體可以參照中央黨建小組和中央外事領導小組等類似機構的職能機制。但他同時強調,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規格、權力和職能范圍都將大于同類機構。 路透社記者梅加·拉賈戈帕蘭則更關注司法改革議題。在她看來,《決定》中關于提高司法獨立性等表述近年來已屢見不鮮,但一直難以落實。謝春濤就此指出,改革一定會觸及某些階層的既得利益,由此引發的問題也是客觀存在的,但他強調,《決定》是由民主協商制定,改革是由中共中央來領導,凝聚著社會的廣泛共識,某幾個群體的不配合并不會形成實質的阻力?!案母锓桨负茈y讓所有人滿意,但更大力度的司法公開和更透明的審訊機制,不僅會推進法治體系的完善,也會對其他領域產生積極影響。” 同樣來自社會主義國家的越南通訊社社長何氏祥秋將焦點放在中共的組織領導方面。謝春濤在回答中指出,改革的決策過程需要全國人民的參與,改革措施的執行也如此。中共對各級領導干部都有嚴格的紀律監督和考核制度,普通民眾也在通過包括新媒體在內的多種方式參與監督,確保改革政策的落實。 《印度教徒報》記者阿南特對《決定》的關注則主要集中在計劃生育政策的變化和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這兩個問題上。謝春濤強調,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并非在特定時期就一個或某幾個爭端做出決定,“在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并存的國際環境下,成立這樣一個委員會是維護國家安全和主權的必然要求?!?/p> “這次三中全會的決定突破了經濟領域,涉及到教育、社保、國防等諸多領域,如此廣泛、細致的改革堪稱是歷史性的”,來自蘇丹的記者葉海亞·穆斯塔法告訴中新社記者,他在中國已生活了16年,去過中國的大城市,也到過鄉鎮和農村。在他看來,中國改革的難點在于城鄉差距過大,要想實現發展目標,從科教文衛等更深層次解決城鄉矛盾是重點。“我對十八屆三中全會后的中國充滿信心,從設計走向實際的確需要一個過程,但我對前景保持樂觀,我希望看到改革措施的落實,也期待看到一個強大的中國?!?/p> |
相關閱讀:
- [ 11-22]盤點三中全會影響黨政干部的10個政策突破
- [ 11-22]人民日報: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
- [ 11-22]中國駐英大使“3D”解讀三中全會:決心 設計 部署
- [ 11-22]人民日報談收入分配改革:百姓盼調節之手更公平
- [ 11-21]孟建柱:各中央政法機關一把手要親自抓改革
- [ 11-21]全國范圍不搞排名 信訪制度改革得民心
- [ 11-21]調查顯示改革中的公平正義最受關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