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廣新局提醒,單位或個人遇到類似情況時,應先核實采訪單位是否合法新聞單位、采訪人員是否持有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核發的新聞記者證,對不是合法新聞單位或不能出示新聞記者證的,應不予接待采訪。 如出現有償新聞、虛假新聞、新聞敲詐或假冒新聞記者采訪等情況,應及時向文化執法部門反映,舉報電話:12318,并迅速報警。 昨日,市委宣傳部通報稱,近日樟木頭公安分局在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的協助下,查處了一起假冒記者招搖撞騙案,抓獲嫌疑人3人,繳獲假證件1本、名片2張。 自稱新聞網站工作人員 據通報,11月26日上午11時許,3名自稱是中國日報中文網工作人員的男子來到樟木頭鎮,聲稱要幫助樟木頭鎮政府宣傳轉型升級的亮點和涉及民生的事件,并要求樟木頭鎮為其安排食宿。其中1名男子出示了印有“中國日報網商業頻道采編”的名片和一本印有“中國日報網”字樣的工作證。 據了解,其間,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接到相關單位投訴,稱以上3名自稱記者人員身份可疑,遂安排工作人員趕到樟木頭,并向樟木頭公安分局報案。樟木頭公安分局立即展開調查,并協調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配合執法。當日17時許,在樟木頭鎮濱河公園路段將王某(男,49歲)、任某臣(男,26歲)、曹某中(男,58歲)3名男子抓獲。 在對嫌疑人進行問訊的同時,樟木頭公安分局進一步向中國日報網站核實該3名男子身份,后收到中國日報網站復函,證明這3名男子均非該網站任何部門的工作人員(包括正式、非正式用工形式),且王某所持有的該網站工作證為假證,中國日報網也從未向其發放過任何工作證件以及提供任何工作證明。 目前,鑒于王某等3名嫌疑人招搖撞騙的違法行為清楚、證據確鑿,該局依法對王某、任某臣招搖撞騙的行為處以行政拘留8日,對曹某中作教育處理。(記者 唐紅杰 通訊員 莞宣) |
相關閱讀:
- [ 11-26]全國“掃黃打非”辦掛牌督辦7起假記者重點案件
- [ 10-22]假記者變身“大V”敲詐百萬 網絡敲詐形成產業鏈
- [ 10-13]兩部門部署開展打擊非法報刊假記者行動
- [ 09-09]羊城晚報:警惕假記者與宣干聯手敲詐的現實土壤
- [ 09-09]假記者詐騙獲刑10年罰金10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