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30日電(記者周文林)近年來在大城市面臨房價上漲、交通擁堵及環境污染等諸多問題的挑戰之下,新型城鎮化工作日漸受到各方重視。相關專家表示,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以人為核心、因地制宜應成為推進新型城鎮化重點關注的方面。 近日在京召開的“環球對望·中國與世界”高峰論壇上,北京生態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長賈衛列表示,新型城鎮化應該在生態文明的框架下進行,即要賦予城鎮化以生態的內涵。只有這樣,新型城鎮化才能更加健康地推進。原來的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把自然循環的生態鏈條打斷了。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要恢復這個鏈條,這樣城市建設中的環境問題、文化問題才能找到解決的突破口。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副院長楊保軍認為,大城市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時就必然會出現“大城市病”,表現為環境污染、交通擁堵、住房短缺等。應對的核心辦法有兩個,一是制度的完善和建設;二是規劃的引導,主要是把經濟活動在空間上合理布局,就是從原來的就城市論城市走向區域,在區域層面形成大、中、小城市彼此的協調和分工合作。如果不走這條道路,大城市的問題只會加劇,不會解決。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陳耀認為,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而不是簡單的蓋大樓,修馬路。要引導一部分優質產業資源向中小城鎮集中。同時,包括中小城鎮的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要不斷完善,只有造就好的環境,才可以吸引更多人到中小城鎮中來。此外,要做好基礎服務,推進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社會保障一體化,推進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在此次論壇上,一些城市結合各自特色推進城鎮化建設的措施受到與會者關注。成都市北京投資促進中心主任譚忻表示,近年來成都不斷規范服務型政府的建設,例如,成都是國家首批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并設立了西部唯一的國家知識產權專利審查中心。增強城市的服務功能使得成都成為國內最具投資吸引力的城市之一。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則借助轄區80%的面積都列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契機,在城鎮化過程中突出生態主題,良好的生態和人居環境越來越吸引國內外賓客,已成為遠近聞名的休閑時尚品牌。 |
相關閱讀:
- [ 12-30]新型城鎮化六大關鍵:人如何市民化 錢從哪里來
- [ 12-30]福建:解決好“人進城、建好城、管好城”
- [ 12-27]專家:三個“1億”顯示人口城鎮化是城鎮化的根本
- [ 12-25]年終策劃:中國城鎮化將出規劃 倒逼戶籍制度等改革
- [ 12-24]中國每天80個村落因城鎮化消失 “鄉愁”將何處尋覓
- [ 12-23]莫讓“鄉愁”變“鄉痛”——城鎮化淪為“拆舊立新”反思
- [ 12-2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城鎮化是自然歷史過程
- [ 12-21]新型城鎮化要精雕細琢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