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2月4日電(記者 顧瑞珍)環保部近日印發了《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生態功能基線劃定技術指南(試行)》,成為我國首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的綱領性技術指導文件。 環境保護部高度重視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自2011年《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國發〔2011〕35號)提出劃定生態紅線任務后,環境保護部于2012年3月召開了全國生態紅線劃定技術研討會,組建了以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中國環科院與中科院為主的技術組,并對全國生態紅線劃定工作進行了總體部署。技術組在系統研究國內外生態紅線劃定相關理論與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問題研討、科學論證、實地調研、試點驗證等工作的開展,完成了《指南》編制工作,確保了生態紅線劃定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2013年,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不斷在國家層面得到強調和深化,社會各界對生態保護紅線的理解和認知程度也在不斷提升。生態保護紅線的概念和內涵已由國土空間生態保護擴展到資源能源利用及環境質量改善等方面。環境保護部根據生態保護紅線提出的背景與發展過程,兼顧資源、環境、生態三大領域重大問題與保護需求,提出了構建以生態功能紅線、環境質量紅線和資源利用紅線為核心的國家生態保護紅線體系。劃定生態功能紅線旨在保護對于維護自然生態系統服務持續穩定發揮、保障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具有關鍵作用的國土空間。《指南》定位就是為國家生態功能紅線劃定提供技術支撐。 2014年,環保部將完成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任務,《指南》的發布標志著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進入全國整體推進階段。下一步,環境保護部將對《指南》開展全國范圍的技術培訓工作,以省級行政區為單位落實生態功能紅線劃定任務。繼續深化試點省份生態功能紅線工作,建立適用于全國各地生態功能紅線邊界核定技術體系,使生態功能紅線落地。 |
相關閱讀:
- [ 01-24]推進青海三江源、京津風沙治理等重大生態工程建設
- [ 01-22]解讀人中央一號文件:讓我們的水土“喘口氣”
- [ 01-14]今年北京市擬出臺首部大氣污染防治法規
- [ 01-11]中國啟動首個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建設
- [ 01-10]汪洋:保護青海三江源任重道遠
- [ 12-30]高速公路建設對自然生態破壞嚴重 多忽視長期效果
- [ 12-30]占用土地開挖山體 高速路建設對自然生態破壞嚴重
- [ 12-19]李克強力推四大重點生態工程 構筑綠色保護屏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