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局:劃定并堅守四條生態保護紅線
2014-03-12 13:25?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日前,國家林業局提出要嚴守4條生態保護紅線,明確了維護國土生態安全、人居環境安全、生物多樣性安全的生態用地和物種數量的底線。 這四條生態紅線為:林地和森林紅線,全國林地面積不低于46.8億畝,森林面積不低于37.4億畝,森林蓄積量不低于200億立方米;濕地紅線,全國濕地面積不少于8億畝;沙區植被紅線,全國治理和保護恢復植被的沙化土地面積不少于56萬平方公里;物種紅線,確保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嚴禁開發,現有瀕危野生動植物得到全面保護。 據國家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各項工程建設項目侵占林地、濕地的現象比較嚴重,每年全國違法占用征收林地案件超過1.9萬起,非法占用林地面積超過200萬畝。近10年來受到基建占用威脅的濕地面積增加了10倍以上,由12.76萬公頃增加到129.28萬公頃,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沿海、大江大河及湖泊周邊地區圍墾占用濕地仍屢有發生。這不僅破壞了森林和生態資源,還擠壓了生態建設空間,致使生態保護壓力越來越大。 2013年編制出臺的《國家林業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綱要》,劃定了森林、濕地、沙區植被、物種4條生態保護紅線。國家林業局強調目前要從4個方面牢牢守住這4條紅線。 一要嚴格落實保護規劃。把劃定的紅線落實到省、市、縣,落實到地圖上、地塊上,并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形成“以規劃管地、以圖管地”的管理模式,實現全國林地管理“一張圖”。 二要健全保護法規制度。對已經有法律法規保障的生態紅線,必須依法保護管理。還沒有法律保障的生態紅線,要盡快推進立法。盡快制定最嚴格的管制原則和管理辦法。 三要推進生態用地可持續增長。通過實施生態修復工程,推進生態自我修復,加大對石漠化和沙化土地、工礦廢棄地、退化濕地治理等,有效補充生態用地數量,逐步恢復生態系統功能。 四要加大執法辦案力度。通過開展非法占用林地、濕地或沙地案件查辦督辦、行政被許可人監督檢查、專項打擊行動等有效措施,依法嚴查毀林開墾、亂砍濫伐、非法占用林地、濕地和沙地等違法案件。 |
相關閱讀:
- [ 03-11]用法律保護每一棵樹——人大代表建言生態保護
- [ 02-04]今年我國將完成“國家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
- [ 02-04]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技術指南出臺
- [ 01-19]廣西今年啟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
- [ 01-14]曾凡人:平衡生態保護和旅游開發
- [ 01-14]平衡生態保護和旅游開發——訪福建省人大代表曾凡人
- [ 01-13]國家林業局:濕地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矛盾突出
- [ 01-11]中國啟動首個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建設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