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將完成“國家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
2014-02-04 20:31? 杜希萌?來源:央廣網 責任編輯:林錦 李艷 |
分享到:
|
央廣網北京2月4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環保部表示,今年我國將完成“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工作,以維護國家和區域的生態安全,推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生態保護紅線是指在自然生態服務功能、環境質量安全、自然資源利用等方面,需要實行嚴格保護的空間邊界,是繼“18億畝耕地紅線”后,另一條被提到國家層面的“生命線”。 環保部近日完成并下發了《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生態功能基線劃定技術指南。參照《指南》,地方政府可因地制宜開展地方級紅線劃定,保障區域生態安全。目前,一些地方已經提前開展這項工作。 江蘇省環保廳廳長陳蒙蒙:江蘇省已經劃定了779塊具有生態功能的地塊,作為一二級的生態紅線保護區,占到我們江蘇省國土面積的22%,下一步就會對這些區域實行一定的生態補償。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后,要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環保部部長周生賢此前表示,今年完成全國范圍內的紅線保護區劃定后,要逐步實現生態補償規范化、標準化。這筆生態消費,錢從哪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認為, “誰污染誰付費”是一個重要的解決之道。 柴發合:環境本身也是作為一種資源,比如說你向大氣排放污染物,你就是占用這種資源,排放多了就損壞了這種資源,以后呢,就不是說你超標排放才需要收費,你只要排污就需要收費。因為你侵占了這種公共資源。 要讓生態紅線真正落地,使政府、企業和個人真正做到有償使用資源,柴發合建議: 柴發合:第一個要做到足額收,不要出現現在這種排污協商收費的情況,第二個,就是還是要體現是環境稅,要把這這筆錢,拿來做污染治理和生態補償。 |
相關閱讀:
- [ 02-04]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技術指南出臺
- [ 01-24]推進青海三江源、京津風沙治理等重大生態工程建設
- [ 01-22]解讀人中央一號文件:讓我們的水土“喘口氣”
- [ 01-14]今年北京市擬出臺首部大氣污染防治法規
- [ 01-11]中國啟動首個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建設
- [ 01-10]汪洋:保護青海三江源任重道遠
- [ 12-30]高速公路建設對自然生態破壞嚴重 多忽視長期效果
- [ 12-30]占用土地開挖山體 高速路建設對自然生態破壞嚴重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