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法國人討論“中法夢”
2014-04-05 08:2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林錦 |
分享到:
|
4月1日,在巴黎舉行的“絲綢之路——中西文化交流的永恒通途”論壇上,我和原法國總理顧問塞爾日·德加萊先生,作為大會安排的“對話嘉賓”,談起了“中法夢”。 習近平主席訪法時指出,當前,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中國夢是追求和平的夢,追求幸福的夢,奉獻世界的夢。奧朗德總統也提出了法國夢。 中國夢是法國的機遇,法國夢也是中國的機遇。巴黎,在熱議“中法夢”。 ——實現“中法夢”,有共同的精神力量作支撐。 法國是歐洲的中國,中國是亞洲的法國。中法兩國都走出了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都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積極倡導和致力于多邊主義、世界多極化;雙方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彼此信任,兩國特色鮮明的文化,深深吸引著對方人民;兩國歷代領導人都能以登高望遠的戰略眼光,開展許多開創性的戰略合作。 中法兩國共同培育出的這種獨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遠矚、合作共贏的精神,是“中法夢”的堅實支撐。 ——實現“中法夢”,有“新絲綢之路”相通連。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聯合體,中歐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兩大力量”。新絲綢之路是兩大力量共同發展的“兩大市場”。新絲綢之路是兩大市場相融開發的新市場。作為東西方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中歐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兩大文明”。新絲綢之路是兩大文明交匯創造的新輝煌。它因應著建設和諧世界的時代要求,高舉著新文明復興的大旗;站立在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制高點,高舉著世界和諧的大旗;要使冷戰戰略、冷戰思維徹底成為歷史,高舉著人類和平的大旗。 其中,中、法都是旗手。 以黃河、長江和盧瓦爾—羅訥水系為母親河的兩個偉大民族,都曾經長期引領各自所在地區的文明發展進程。50年前戴高樂將軍就說過,“中法兩大民族都對對方懷有深厚的仰慕和尊敬,兩國間存在的明顯默契總有一天會發展成一種越來越深厚的合作。”這一天來到了,中法在新絲綢之路上攜手前行。 ——實現“中法夢”,是把握未來的戰略抉擇。 中國與歐洲合作,是今天改革開放的中國,堅持在和平發展的道路上崛起的戰略抉擇。百年前的中國就有“海防”、“塞防”孰輕孰重之爭。今天,“出海”與“出塞”同等重要,已成為擴大開放的中國高度一致的共識。 而習近平主席繼去年訪問中亞之后,今年訪問歐洲。中國—中亞—歐洲,在加快推動中亞區域經濟合作步伐的同時,與歐盟加強合作,在歐亞大陸形成一種基于共同地緣利益、達成多贏目標、對各方有吸引力的新絲綢之路戰略格局,正成為亞、歐許多國家的共識。 未來50年,中法建交百年之際,這個世界上除了強大的美國,會出現強大的歐洲、強大的中國。新絲綢之路,可能建構起未來多極世界的“中—美—歐”之間穩定、和平的新關系。 中國和法國,一起登高望遠,共同把握未來。 “中法夢”,有支撐、有動力、有通途,可推動、可實現、可持續。 (作者為本報特約評論員、“太湖文化論壇”高級顧問) |
相關閱讀:
- [ 03-07]明晰意圖,抓緊規劃——“新絲路”建設有望提速
- [ 12-24]年終經濟觀察之五:2013中國“經濟外交”九大熱詞
- [ 11-28]中國“西進”更具雄心 “新絲綢之路”鋪到中歐
- [ 10-12]專家學者提出構建“影像絲綢之路”解讀絲路文明
- [ 10-03]專家析習近平東南亞行:中國新一屆領導成APEC亮點
- [ 09-03]專家析習近平首訪中亞:“雙渠道”提升戰略合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