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百年名校陷遷校風波 被質疑刺激房產市場救市
2014-09-05 09:55:40? ?來源:法制日報 責任編輯:林錦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三校搬家一所搬進爛尾樓 關于校園搬遷爭議在黃山已經發生不止一次。 擁有70多年校史的黃山屯溪一中,是安徽省首批重點高中之一,一直被傳聞要搬遷。直到今年3月,黃山市以調整城區教育布局為由,宣布計劃將該校搬遷至距離市區10多公里遠的經濟開發區。 搬遷傳言得到證實后,教師、學生家長以及大量網友提出質疑,反映新校址實際是由一所工程爛尾的民航職業技術學院改造而成,搬遷學校疑為當初工程爛尾“買單”。對此,黃山市教育局作出公開回復稱,選址職業技術學院是因為老城區找不到適合用地,新校址本身就是教育用地,能夠節約一定的成本,“絕不是簡單地為了解決原民航職業技術學院資產的問題”。但是,該回復并未平息質疑。 此外,坐落在明代孔廟遺址之上的歙縣中學也曾傳出要搬遷的消息,但歙縣中學最終通過與縣里溝通,得以原址擴建。 盲目搬遷造成資源浪費 “把優質教育資源搬到新開發區,拉動開發區經濟發展,是全國各地每次試驗每次都成功的一種模式。”合肥學院房地產研究所副所長凌斌告訴記者,現在各地都走產城一體化發展路線,教育就是優質的第三產業。而且在安徽很多城市,工業欠發達,比如說黃山就是工業限制性開發區,需要發展第三產業,帶動城市發展,搬遷學校符合城市發展方向。 “遷建學校的結果是,GDP漲了,但容易造成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绷璞笳f,很多地方不顧名校歷史沉淀,盲目遷建,導致學校沒有得到合理開發和保護,甚至很多老校址空置荒廢,沒有人接手?!皵偭恕箫灐?,但餅太大又吃不下,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 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家長與政府部門之間展開博弈。安徽省社會學家王開玉認為,像休寧中學這樣的百年名校擁有的是無形和有形兩者資產,不能只看到有形的學校,而忽視了無形的歷史積淀。 “決策者應該召集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等利益相關人,通過舉辦聽證會等方式,進行公開討論,廣泛收集各種意見和建議,在充分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再作出民主決定?!蓖蹰_玉建議。 見習記者范天嬌 |
相關閱讀:
- [ 07-28]京津冀一體化曹妃甸迎脫困轉機 此前幾乎成空城
- [ 07-22]曹妃甸曾被唱衰:當地官員感嘆當年藍圖成瞎說八道
- [ 07-15]企業出京意愿不強 北京制造業轉移陷“蝸行牛步”
- [ 06-26]發改委確定21個全國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試點
- [ 06-19]京津冀推環保一體化 污染企業外遷仍是大勢所趨
- [ 05-19]環保部:企業搬遷關停中的污染防治信息需公開
- [ 05-15]10億方江水難解北京之渴 缺口仍達15億立方米
- [ 05-13]山西魏家灘采煤致水源失田地荒 村民賠償遲遲無音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