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長樓繼偉談新預算法:搭建現代財政制度框架
2014-09-11 06:53:21?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就預算法修改接受本報專訪 新預算法 搭建現代財政制度框架 實行全口徑預算管理,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從法律上切斷了超收收入和結余資金隨意轉化為支出 記者:這次修改預算法,在預算管理制度上有哪些突破? 樓繼偉:預算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是財政領域的基本法律制度。這次修法堅持現代國家治理理念,從我國國情出發,并借鑒國外預算管理的有益經驗,按照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著力推進預算管理的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 突出預算的完整性。新預算法明確規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應當納入預算”,實行全口徑預算管理,這是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基本前提。過去老預算法涉及的,基本上是公共財政預算的內容。新預算法明確預算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并對四本預算的功能定位、編制原則及相互關系作出規定,使四本預算成為有機銜接的整體。同時,將地方政府債務納入預算管理,避免地方政府債務游離于預算之外、脫離人大監督。 增強預算的約束力。新預算法明確規定“各級政府應當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這是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的要求,也是財政預算管理的重大制度創新。由于新預算法對于收入管理更強調依法征收、應收盡收,減弱了人為調控可能性,而支出預算變得更加硬化、剛性,那么全年收入實際完成數與年初預算數存在差異,就需要處理好預算的超收或短收問題,進一步健全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對此,新預算法規定,各級一般公共預算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可以設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用于彌補以后年度預算資金的不足,作為實現跨年度預算平衡、調節年度資金豐歉的重要工具。也就是說,一個預算年度內財政收入短收了,要通過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來彌補;超收了也不能“突擊花錢”,只能用于沖減赤字或者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各級一般公共預算的結余資金,也應當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這就從法律上切斷了超收收入和結余資金隨意轉化為支出的可能性,增強了年度預算的約束力。 全面規范轉移支付,合理調節國庫資金余額,多管齊下提高財政資金效益 記者:對于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新預算法作了哪些規定? 樓繼偉:財政轉移支付主要包括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兩種形式。2013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總額為4.3萬億元,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2.44萬億元,專項轉移支付1.86萬億元。 |
相關閱讀:
- [ 09-01]財政部:地方政府性債務總規模未擴大
- [ 08-28]財政部學者稱新常態經濟運行區間將長期保持7%以上
- [ 08-25]財政部:今年后幾月將擇機在港發行120億元人民幣國債
- [ 08-25]財政部:逐步將文化服務行業納入“營改增”試點
- [ 08-15]保監會急召八險企進京 稅延養老方案將遞財政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