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險制度公開征求意見 專家稱利率市場化改革有望加快
2014-11-30 17:49:08? ?來源:人民網-銀行頻道 責任編輯:林雯晶 李艷 |
分享到:
|
人民網上海11月30日電(魏倩) 11月30日,央行就《存款保險條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時間為30天,研究醞釀20余年的存款保險制度終于有望落地。上海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朱寧向人民網記者表示,這項制度的推出將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有望加快步驟。 所謂存款保險,是指為儲戶的存款提供的一種支付保障,銀行繳納一定額度的保費,為特定范圍存款賬戶購買保險。也就是說,一旦銀行面臨破產倒閉,將由存款保險機構向儲戶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 自1993年《國務院關于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以來,到草案已過去21年。今年下半年以來,央行等已就該項制度的推出頻頻吹風,如8月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存款保險制度出臺的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并將對銀行實行全覆蓋,推出不分先后。 30日草案顯示,存款保險制度將覆蓋至所有銀行業吸收存款類機構,包括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也即全部存款類機構都需要強制投保,以防發生恐慌性擠兌。其中最高賠付上限為50萬,超出部分依法從投保機構清算財產中受償。 當前宏觀經濟放緩,銀行監管縮緊,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又擠壓利差空間,一旦利率市場管制放開,可能導致銀行有強烈的動機高息攬儲,資產承擔更高風險,儲戶一旦認為有違約風險易發生擠兌,因而存款保險制度被認為非常必要。 朱寧介紹,該項制度有三個作用:一是通過第三者的方式保證儲戶存款安全;二是在此基礎上不會因短期市場波動而出現擠兌導致銀行破產的可能性,增加金融系統穩定性;三是設立存款保險制度之后,有助市場利率放開之后,引導銀行在控制風險情況下來競爭。 不過,短期內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可能帶來存款市場的一定波動,可能出現存款搬家。一位股份制商業銀行人士則向人民網記者指出,“明顯的,存款保險制度出臺后將對中小銀行帶來一定沖擊,面臨客戶和業務分流風險,尤其是追求資金安全性第一的大型企業。”中小銀行為了挽留客戶,很可能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或降低貸款利率,這對其成本控制和風險控制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據草案,各投保機構的適用費率,由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根據投保機構的經營管理狀況和風險狀況等因素確定,也即實行差別風險費率機制。由于中小銀行的平均風險要大于國有大型銀行,相對較高的費率將抬高中小銀行的成本。 此外,該項制度對銀行的風險偏好也將帶來沖擊。比如籌資成本增加,銀行被迫尋找更高收益的貸款,但高收益一定是高風險,有可能把一些激進的銀行逼到刀刃上。 從長遠來看,在朱寧以及其他專家看來存款保險制度有利于引導銀行培育穩健經營理念,更高層面對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以及今后金融市場改革有重要的意義。 自1996年我國邁出市場利率化改革第一步之后,眼下已行至關鍵階段。按照“先貸款后存款、先大額后小額、先長期后短期”路徑,目前貸款利率已經市場化,僅剩下存款利率尚待進行市場化改革,完全放開只差最后一步。 “資金價格要按照市場化的方式來運作,就需要一些環境的鋪墊,比如存款保險制度、金融機構破產退出制度。“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從這個方面來看,存款保險制度推出確已時機成熟。 也有說法指,從國際情況看,存款保險制度多數是和銀行破產制度、利率市場化一起推進,不太可能單兵突進。但目前可期的還只是市場利率化,只是尚無具體時間表,按照央行多次說法,有望在最近一兩年內實現。 朱寧認為存款保險制度真正落地,將有助于加快市場利率化改革,該制度的缺失已拖延了其他改革開展。利率市場化后,銀行生存環境將迎來真正的變革。銀行貸款行為將更加市場化,隨著存貸利差收緊,中間業務會增長。此外由于融資成本會增高,貸款會競爭加劇,銀行風險管理能力也會提升。 “以往靠存貸差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將一去不復返,過程也許很長,但一定是這個趨勢,在此過程中不適合的銀行將被淘汰。“上述股份制銀行人士表示。 |
相關閱讀:
- [ 11-30]存款保險條例(征求意見稿)
- [ 11-26]老人攜近20萬舊幣到銀行存款 引人圍觀
- [ 11-26]銀行存款利率未隨央行下調 專家:利息一降存款就流失
- [ 11-22]央行兩年多來首降息 存款利率浮動上限調為1.2倍
- [ 11-15]首份民營銀行發起人協議出爐 50萬以下存款被保險
- [ 11-12]瀘州老窖1.5億存款失蹤正式立案 律師稱不是偷盜
- [ 11-10]央行規范滬港通機制試點 明確存款賬戶收支范圍
- [ 11-06]經濟學家:政府部門18萬億存款負利差不可持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